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国强此前给二舅娘提及的样品,还有送去供她们参考的样品,以及昨他亲自带来展示的样品,此刻统统汇聚在竹编厂的新产品研发室。

仅这些样品,便足够竹编厂潜心钻研许久。

赵国强决定,以后看生产情况 ,每半个月或是一个月,推出一样新产品。

同时 ,也应该给 竹编厂的产品和家具厂的产品 ,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

要把竹编厂和家具厂的产品做成名牌,要让别人一提起这两个牌子,就知道这两个牌子分别是家具厂和竹编制品当中的顶级龙头企业,是该行业当中最顶级的品牌。

对于竹编厂的发展走向,赵国强心中早有清晰规划。

他决意彻底舍弃普通竹编制品的生产,毕竟这类产品性价比着实太低。

在周边地区,其销量颇为有限,况且会竹编手艺的人不在少数,普通竹编市场已然饱和。

赵国强心想,就让那些剩余的竹编手艺人通过售卖普通竹编维持生计吧。

而他的志向远不止于此,他的目标是将竹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实现出口创汇,这才是他的终极追求。

实际上,他的空间里还存放着诸多做好的竹编样品以及家具样品,不过他并不打算一次性全部拿出,而是准备日后循序渐进地展示。

恰在此时,秘书李学文回来了。

“学文,你去把刘副厂长和车间李主任叫过来,我有事和他们商量。”

“好的,厂长。”

虽赵国强比自己年纪,但李学文丝毫不敢轻视对方。

他感觉赵国强身上散发着一种强大的气场,站在其身边,莫名就有一种压力。

赵国强作为重生者,见识过的事情肯定比 现在的人多。

而且他这一世经过圣水的数番改造,再加上他经常在原始森林当中与各种猛兽搏杀,他的身上自然而然的就带了一股杀气。

要是熟悉他的人还好 ,陌生人见到他, 必然就会有莫大的压力。

不多时,竹编厂副厂长刘春莲和车间李主任便来了。

赵国强热情地开口:“刘厂长、李主任,来,我跟你们个事儿。

我觉得咱们竹编厂得再增加一个车间,竹编厂新产品研发部同样要增设一个组。”

刘春莲好奇地问道:“厂长,又有什么新想法啦?”

“是这样,咱们厂准备摒弃传统的竹编制品。那些普通的竹编制品性价比太低,要是销往远处,连运费都不够,更别提利润了,而且销量也有限。

所以,咱们竹编厂以后主打生产精美的高档竹编制品。

我打算在厂里再专门开设一个根雕组,专门用一个车间来生产竹雕、竹根雕,或者木雕的根雕。

如此一来,不仅研发部要增加一个根雕组,生产车间同样得增设一个根雕生产车间。

咱们得招聘专业的根雕师傅,再招些学徒进来。这样,不管是木材还是竹子,咱们都能更充分地利用。

以后砍竹子的人,碰到普通竹子中那些漂亮且带竹根的,就把竹根挖出来,咱们提高这种竹根的收购价格,比普通竹子价格高一点。”

刘春莲作为副厂长,率先发言:“厂长,这个提议相当不错!根雕这门手艺,在咱们这儿虽有人会,但一直没形成规模。

要是咱们厂能把根雕做起来,肯定能丰富产品种类,大大增加竞争力。

而且您提高竹根收购价,这样砍竹子的乡亲们能多挣点,他们肯定乐意,咱们原材料这块也就更有保障了。”

车间李主任也点头赞同:“是啊,赵厂长。咱们车间现在的工人,大多竹编手艺扎实。

要是再培养一批根雕师傅和学徒,让大家多学一门手艺,大家的积极性肯定更高。

不过,招聘专业根雕师傅可能有点难度,这手艺可不是随便就能找到饶。”

赵国强微微一笑,道:“这个我也考虑到了。咱们先在附近几个公社张贴招聘启事,详细明咱们厂的优势和待遇,吸引根雕师傅来应聘。

这年月,谁不想做个正式工, 有个铁饭碗啊?

相信很多人知道了消息 ,就会主动前来咱们厂应聘的。

同时,咱们让各个大队帮忙推荐,鼓励大家踊跃推荐人才。

学徒这块,就从这次新招的工人里挑选,找那些心灵手巧、有学习热情的年轻人。

如果人不够了, 那咱们再多招几个。”

刘春莲思索片刻,道:“厂长,还有个问题。根雕生产的工具和竹编不太一样,咱们得准备专门的雕刻刀具、打磨工具之类的。

另外,根雕作品的保存和运输也有讲究,咱们得提前想好办法。”

赵国强点头称是:“刘厂长考虑得很周全。工具这块,我会联系县城五金机械厂的邱厂长,让他帮忙定制一批。

至于保存和运输,咱们研发部的人一起研究,设计一些合适的精美包装盒子出来。

对了 ,今后咱们竹编厂的产品,不但产品本身要求精美绝伦,款式新颖,咱们在包装上也要下一番功夫,要让人一看到包装, 就想要买咱们的产品。”

赵国强可是知道,后世 很多商品在包装上花费的功夫,胜过了产品本身。

“而且,在根雕制作过程中,咱们厂里同样也可以采用流水线作业 ,这样学徒们能够更快的学会手艺。”

李主任接着问:“赵厂长,您看这根雕车间的场地,是单独找个地方,还是就在咱们现有的厂区里划分一块呢?”

赵国强道:“就在现有厂区里划分一块吧,这样管理起来方便。

而且,竹编和根雕有些工艺可能有相通之处,工人们互相交流学习也容易。另外,咱们在厂区里再搭建一个展示区,把竹编和根雕的精品都展示出来,以后有客户来参观,也能更直观地看到咱们厂的实力。”

刘春莲和李主任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满是认同。

刘春莲道:“赵厂长,您这规划得太长远了。有您带着咱们干,咱们竹编厂肯定能越来越好。”

赵国强笑着:“这可不是我一个饶事儿,得靠大家齐心协力。

咱们的目标是把竹编厂做成全国知名的厂子,以后产品不仅要在国内畅销,还要走出国门。

接下来,刘厂长你负责招聘根雕师傅和学徒的事儿,李主任你安排一下车间场地划分和设备筹备。

学文,你协助刘厂长,把招聘启事写好,尽快张贴出去,再跟各大队沟通推荐人才的事儿。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我。”

三人齐声应道:“好嘞,厂长!”随后便各自忙碌去了。赵国强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对竹编厂的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

他深知,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伴随着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聊困难。

接下来,赵国强打算抽时间去京城一趟,购买一套竹雕的书籍。

而且,他想到自己的那本牙雕秘籍或许也能派上用场,根雕在很多地方完全可以借鉴牙雕秘籍的技法,毕竟根雕可比象牙雕刻简单多了。

至于工具,他觉得根雕的工具应该和象牙雕刻用的那一套工具差不多。

到时候让五金机械厂照着自己那一套牙雕雕刻工具帮自己生产一批出来就行了。

赵国强准备抽时间把空间里牙雕秘籍中适合竹雕部分的内容抄录出来,然后找印刷厂多印几十份。

到时候,给每个根雕师傅和根雕学徒都发一本,让他们回去仔细研读。

然而,他又想到,现在的老师傅文化水平有限,他们未必能看懂书上所写的内容,这可有点麻烦。

思索片刻,他觉得或许可以去买个录音机,请专门的播音员朗诵根雕和竹雕的书籍,并录在录音机里面,然后在厂里播放。

不过,赵国强也清楚,中国工业相对落后。

他记得,中国要到1964年,广州的无线电厂才开始正式生产录音机。

如今是1960年,国际上的磁带录音技术虽然已经成熟,像德国等很多国家已经有商业化开盘式磁带录音机产品,可是中国还没有啊。

这事情确实有点棘手,看来得抽时间去北京的百货大楼看看现在有没有录音机卖。

趁着办公室没人, 赵国强将那本牙雕秘籍从空间里面取了出来,开始慢慢的翻看这本雕刻秘籍。

他准备将牙雕当中的一些基本技法 抄录下来,还有那些牙雕的各种款式,摆件,也一一拍照下来。

甚至,他准备根据 牙雕的各种款式, 制作一些木雕, 竹雕的根雕产品出来,放在 新产品研发部,让研发部的人熟悉制造过程之后 ,将工艺整理出来,然后教给 下面的生产工人。

今两章都是三千字的大章, 今就只有两章了,谢谢大家的爱心发电, 谢谢大家的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