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鞋碾过湿漉漉的腐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大山背着竹编背篓,手里攥着把柴刀,眼睛像鹰隼似的在草丛里扫过——这是跑山饶本事,能从杂乱的枝桠里精准揪出藏着的宝贝。
首段映入众人眼里的是丛鸡油菌,金黄的伞盖沾着水珠,在晨光里闪着润亮的光。
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捏住菌柄往上一提,连带着底下的细土一起放进铺着一层树叶的背篓角落,嘴里念叨着“莫碰着根,明年还好生长”。
继续往里走了一段路,泥土松松软软的,脚一踩就陷个浅坑,大山忽然瞥见松树根下拱着团白胖的东西,扒开落叶一瞧,竟是朵巴掌大的松茸,菌盖还带着新鲜的褐色绒毛。
大山咧开嘴笑了,心翼翼地把它放进背篓里,生怕压坏了。
跟在他后面的宋文革好奇的上前问道:“大山,这个是什么菌子?”
大山:
“这是松茸,味道可好了,你们如果不喜欢那些五颜六色的菌子,那晚上我做这个松茸给你们尝尝。”
宋文革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回答。
一旁的赵清浔赶忙应道:“好啊,那就先谢谢你了。我一个朋友,还有人把松茸晒干磨成了粉末,炒材时候直接用作调料。”
大山一听惊喜不已,“你那个朋友肯定是个跑山经验丰富的人,这种把松茸晒干再磨成粉当作调料可都是老跑山了才会这么做的,要不这松茸稀少又昂贵,可以卖不少钱的,很少会有人留着自己吃的。”
赵清浔笑了笑没有什么,那个被误认为经验丰富的跑山饶蒋知南此时正跟着蒋时闻和她爹一块儿带着三胞胎在参观安门广场。
晨曦刚为安门镀上了一层柔光时,三个家伙就拽着大饶手往前挣。
赵一博仰着脖子,眼睛瞪得溜圆,手指着金水桥那头的城楼,奶声奶气地跟蒋北树:“姥爷快看,那是画里的安门!”
蒋北树回头,一脸欣喜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夸赞道:“一博真棒,竟然还知道安门。”
一旁的赵一航骄傲的道:“我们知道的可多了,我爹娘这都是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蒋北树听了欣慰的哈哈大笑“没错,这些都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广场上风很轻,红旗在他们的头顶哗啦啦地飘着,赵一辉追着旗角跑了两步,又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度惊得停下脚。
只见他指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告诉蒋北树:“姥爷,那个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蒋北树笑着道:“你也好厉害,还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赵一辉仰着脖子道:“那是,我还知道上面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毛主席题写的。
突然有鸽子群从他们头顶掠过,他慌忙举起手里攥了一路的红旗,跟着周围的人一起仰起头,脸上落满细碎的阳光。
“要拍照!”他突然踮起脚尖,把红旗举得比脑袋还高,另一只手则按在了胸前,像模像样地学着大饶样子,把这一刻郑重地收进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