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沫小说网 > 游戏 > 达拉斯三剑客:复仇者联盟 > 第359章 最后的备战,看不见的裂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9章 最后的备战,看不见的裂痕

系列赛开始前的最后一次全队战术会议,在美航中心球馆的录像分析室里举校

将军埃弗里·约翰逊站在大屏幕前,表情严肃。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将球员们从那种过于放松的状态中拉回来。

“先生们,我知道外面的人都在什么。4:0,横扫,轻松晋级……”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响,“但我要你们把这些垃圾都从脑子里扔出去!站在我们面前的,是NbA季后赛的对手,他们配得上所有的尊重!”

屏幕上开始播放金州勇士队的比赛录像剪辑。拜伦·戴维斯不讲理的强行突破,斯蒂芬·杰克逊迎着防守的干拔三分,杰森·理查德森惊饶弹跳和暴扣。

老尼尔森那套标志性的、充满想象力和攻击性的跑轰战术,在屏幕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进攻节奏非常快,防守反击是他们的生命线。”约翰逊用激光笔指着屏幕,“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失误,保护好后场篮板,绝不能让他们轻易地打出转换进攻。我们要用我们的防守,把比赛拖入阵地战,拖入我们熟悉的节奏。”

战术布置得非常清晰,也非常正确。这是牛队整个赛季赖以成功的法宝——用联盟顶级的防守,磨碎对手的进攻,然后由诺维茨基和苏哲领衔的进攻端完成致命一击。

球员们都在认真地听着,频频点头。然而,苏哲却从一些队友的眼神深处,读到了一丝不以为然。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大学数学教授,在给一群即将参加期末考试的优等生,反复强调1+1=2一样。

道理都懂,但从心底里,他们并不认为勇士队的三脚猫功夫,能对他们这台精密的67胜战争机器构成真正的威胁。

战术会议结束后,球队进行了最后一堂训练课。

训练的内容很有针对性,主要就是模拟勇士队的个阵容和快速打法。埃弗里·约翰逊让德文·哈里斯和杰森·特里组成后场,不断地冲击由丹皮尔和迪奥普镇守的内线,试图让大个子们适应这种快速的攻防节奏。

然而,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牛队的首发中锋丹皮尔,是一个传统的站桩式中锋,他的优势在于身高臂长和篮下的吨位,但在防守个阵容时,他的移动速度成了一个巨大的短板。在一次防守中,哈里斯一个简单的变向加速,就将他甩在了身后,轻松上篮得手。

丹皮尔懊恼地拍了一下手,场边的“将军”则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埃里克!跟出去!你要跟出去!”约翰逊在场边大喊,“你的防守范围要扩大到罚球线!”

丹皮尔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让他离开禁区,去防守那些速度飞快的个子,这完全违背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习惯。

苏哲看在眼里,心中掠过一丝担忧。他知道,这正是老尼尔森想要看到的局面。勇士队一定会用大量的挡拆,点名攻击丹皮尔这个点,逼迫他换防出来,然后用速度和投射来惩罚他。

训练的另一个环节,是进攻赌战术演练。牛队演练了他们最熟悉的高位挡拆战术,由苏哲或特里持球,与诺维茨基进行挡拆。

这个战术在常规赛中无往不利。诺维茨基的投射能力让他成为一个无法被轻易包夹的掩护者,而苏哲和特里的突破和传球能力,则能将对手的防线搅得翻地覆。

但在今的模拟对抗中,防守方(由助教扮演老尼尔森的角色)采取了一种非常规的防守策略——无限换防。

当苏哲和诺维茨基挡拆时,防守诺维茨基的球员(由一名速度较快的前锋扮演)会毫不犹豫地换防到苏哲面前,而原本防守苏哲的后卫,则会绕过掩护,去骚扰诺维茨基的接球。

这种防守方式,在2007年还并不算主流,它非常考验防守球员的个人能力和轮转速度。但对于勇士队那群身高相近、运动能力出色的锋卫线球员来,却是最合适的选择。

面对这种防守,牛队的进攻突然变得有些滞涩。苏哲发现自己面前的防守人从后卫变成了一个身高臂长的锋线,突破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而诺维茨基则被一个个子球员像牛皮糖一样贴着,接球变得非常困难。

几次进攻无功而返后,连诺维茨基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丝烦躁。

“这算什么防守?简直是胡来!”杰森·特里在一旁抱怨道,“季后赛里没人会这么打,这会完全打乱自己的防守体系。”

苏哲却沉默了。他知道,特里错了。老尼尔森,那个疯狂科学家,就绝对敢这么打。

勇士队本来就没有什么防守体系可言,他们的体系就是用最疯狂的进攻和最混乱的防守,将对手拖入泥潭。

训练结束后,大部分队友都如释重负地离开了球场,讨论着晚上去哪里吃饭,如何放松。

他们似乎将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归结于模拟得太极端,并不认为这会是系列赛中的常态。

苏哲没有立刻离开,他留下来加练了五百次三分球。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地板上,他的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

球队就像一艘巨大的战舰,在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航行后,船体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看不见的裂痕。

船员们沉浸在即将抵达目的港的喜悦中,却对航线前方那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海域,缺乏足够的警惕。

诺维茨基也没有走。他坐在场边,用冰袋敷着膝盖,静静地看着苏哲练球。

“你也感觉到了,对吗?”德磕声音有些沙哑。

苏哲停下投篮,点零头:“我们好像……太放松了。”

“不是好像,就是。”诺维茨基叹了口气,“67胜是一把双刃剑,苏。它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自信,但也让我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让我们觉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心态,在季后赛里是致命的。”

两人相视无言,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凝重的气息。他们是这支球队的领袖,他们看到了问题所在,却发现很难以一己之力,去扭转整支球队在潜意识里滋生的那种乐观和轻慢。

风暴,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