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虎看到顾远灏,立刻:“原来你真在这里。”
“呵,在这里关你屁事!”顾远灏着上前用脚踢他。
顾远征:“现在我们都在周公子手下做事,你先出出气,我再带他去见周公子。”
顾远灏立刻左一个耳光右一个耳光扇了起来,扇了两下嫌手疼,就让顾家的家丁上前一个人扇几个耳光,直到把他给扇晕过去了。
就这样也不解恨。
不过他哥的对,他们现在是在周公子的手下做事,不能犯了人家的忌讳。
倘若周公子不肯为他们报仇的话,执意要留下这个饶话,那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个人给杀了。
顾远征带着简虎去见周元正。
简虎是万万没有想到顾大将军的头儿竟然是一个毛头子。
不过,他既然能征服顾大将军,一定是有本事的。
不管怎么,先活下来是最要紧的。
于是,他扑通一声跪在周元正的跟前,:“公子,我本来是大梁的大将军,公子若不嫌弃,我可以效忠公子,为公子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周元正玩味地看着他,:“从前我养了一条狗,狗渐渐壮大之后就想自己当主人,你知道它的结局吗?”
简虎听到这话,有些摸不准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他背叛大梁王投靠他,还是他从前背叛顾远征?
应该不是那件事,倘若被顾远征知道了那事,他还能活得了吗?
顾远征既然没有向他报血仇,就证明事情没有败露。
那事做的极其隐秘,他们不可能知道。
于是,他就装傻,问:“呵,这怎么可能呢?狗生就是狗,怎么可能会想着自己做主人呢?
狗生就是忠诚的,不可能会反叛的。”
“怎么不可能,那只狗不仅背叛主人,还咬死了主人忠心的家丁。
后来它被我给炖了,这种不忠不义之狗,留他何用?”周元正冷着脸道。
顾远征听到周元正为他话,心里才算是舒坦了一些。
周元正又:“顾大将军,他交给你了。”
那意思是他可以随意处置了。
顾远征把简虎给带了下去。
简虎不断的求饶,周元正一点都没有心慈手软。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简虎心虚的不得了。
他不觉得事情会败露,被拉下去一路上不停地巴结顾远征,想让他留他一命。
顾远征一直都不话,被他吵吵的太烦了,直接把那封密信丢在了他的面前。
他这才浑身软瘫,万念俱灰。
顾远征自然不会让他痛快一刀了解,让他在顾家军的牌位前跪了整整三三夜,他饿的头晕眼花,奄奄一息,然后才接受千刀万梗
千刀万剐可算是极其残忍的刑罚,受刑的人不会立刻就死去,他亲眼看到身上的肉一块一块的被割下来。
疼痛也是让他痛不欲生。
一般人是受不住一千刀的,简虎也一样。
还没割一千刀,他就死了。
顾远灏看到血肉模糊的简虎,:“太便宜他了,这就死了。”
顾远征拿着他的血去祭奠顾家军。
祭奠完毕之后,顾远灏建议把他给曝尸荒野,让野兽吞吃他的尸首。
让他死了之后也不能入土为安。
顾远征也深以为是,他们把他给丢在了深山里。
第二,那本来就不完整的尸首更加惨不忍睹了。
尽管如此,他们顾家的仇还不算完。
简虎不过是司马济手里的一条狗而已,真正的主谋就是司马济和大梁王。
不过,杀了简虎,他也能慰藉英灵了。
这件事之后,海棠他们迎来了短暂的安宁。
随着秋收季节的到来,丰收的喜悦也冲淡了之前大战的紧张。
各处的百姓都忙着收庄稼,大家都喜气洋洋。
黄土岭这边建造房屋已经全部都竣工了,大家也都分到了铁锹、铁铲、镰刀、镐头等农具,他们都去开荒。
这些人都是年轻二澳大伙子,身上的力气多的是,加上吃的饱也吃的好,所以开荒倒是开的很快。
很快,在他们中间开始流传一些福宝的传。
这传十分神秘。
为了给这神秘的传佐证,许世安还组织他们到隔壁的黑龙潭镇去帮忙收庄稼。
他们中间所有的人都是从乡下出来的,自然也是见过庄稼的。
但是他们从来没见过长势这么好的庄稼,个个都目瞪口呆的。
黑龙潭的人也十分上道,跟他们起从前的日子,又起归顺坡上岗之后的事情。
他们都感觉像是在听书一样。
不过,眼见为实,话可以夸张,但是眼前的庄稼是造不了假的。
而且,他们在这里建造房屋,开垦土地,所有的粮食都是青牛镇那边提供的,也没让他们还,所以他们相信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
他们也就相信了这些传言,因此回来开荒开的更卖力了。
大家心里都充满了希望,黑龙潭都能逆改命,那他们也可以。
所以,很多人都在心里谋划着要把家里人给接过来。
秋收之后,很快就到了种麦子的季节。
陈大山把麦种给他们送了过来,让他们回头一斤还他两斤就可以了。
至于给周公子交的租子,他不管。
其实,综合算下来,跟黑龙潭这些百姓交的差不多。
麦种很快就下地了。
黄土岭的这些人都纷纷跟他们的领头人他们要回乡去,把家里的人也给接过来。
许世安:“你们的亲属好友若是愿意来,我们也欢迎。
黄土岭地方大,足以让你们的亲属过来居住。”
他们则是更加高兴了。
于是大家都纷纷返乡,要把自己家里的人给接过来团聚。
而且,他们还要把他们的亲属也一起给接过来,因为管事的了,他们的亲属接过来跟他们一样的待遇。
他们也可以自己建造房屋居住,可以自己开垦荒地。
别他们这个地方的赋税轻,哪怕跟从前一样的赋税,他们也不害怕。
因为收成高了,他们一样能衣食无忧。
因为他们从大梁造走一路过来,这路上的庄稼他们也能看得到,并不是很好。
有的地方甚至干旱到颗粒无收。
但是,他们这地方的人却他们这里一直风调雨顺的,而且是自从投奔了青牛镇之后才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