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王城上空,忽然梵音阵阵,异香缥缈,无尽柔和祥和的白色光雨凭空洒落,笼罩全场。
所有人顿觉心绪宁静,烦躁尽去。
一朵纯净无瑕的千叶莲台自虚空浮现,莲台之上,一位手持净瓶杨柳,身着素白衣裙,宝相庄严、慈悲与智慧并具的女菩萨悄然现身。
其周身气息深不可测,既有佛门的清净慈悲,又暗含道门的无为自然,不是观音菩萨又是谁?
“阿弥陀佛。”
菩萨轻诵佛号,声音温和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善哉善哉。一场赌斗,何必至此?”
菩萨目光扫过满地痛苦翻滚的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叹息,
轻轻抬起玉指,自羊脂玉净瓶中拈出那枚翠绿欲滴的杨柳枝,蘸了些许晶莹剔透的甘露,朝着悟空轻轻一挥。
三滴饱含无尽生机与净化之力的甘露飞出,精准地没入悟空眉心、胸口与丹田。
刹那间,悟空身上那肆虐的玄煞之气如同冰雪遇阳般迅速消融瓦解,元神上的剧痛骤然减轻,
那根作祟的“戮神刺”也被一股温和却无可抗拒的力量逼出体外,在空中化作一缕黑烟消散。
孙悟空停止了翻滚,瘫倒在地,大口喘息,浑身已被冷汗湿透,眼中兀自带着心有余悸的骇然与暴怒,死死盯向鹿力大仙。
“是观音菩萨!”
满城百姓、文武百官乃至国王,见到如此神迹,哪还敢站着?
纷纷跪倒一片,口称“菩萨慈悲”。
虎力、鹿力、羊力三妖也是心中剧震,连忙躬身行礼,不敢怠慢。
观音这不仅是佛门菩萨,如今更是道门上清一脉的祖师之一。
观音菩萨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却将目光转向虎力、鹿力、羊力三妖,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
“尔三人,本是山林清修之士,入世辅佐君王,本是善举。然则,三十年来,尔等纵容国王,毁寺焚经,苛待僧众,此中因果业力,尔等可曾细算?”
三妖被菩萨目光扫过,只觉浑身一凛,所有心思都被看透,慌忙低头,不敢直视。
虎力大仙硬着头皮道:
“娘娘明鉴,我等亦是顺应王化,弘扬正道…”
观音菩萨微微抬手,打断了他:
“世间正道,非止一途。道法自然,佛法慈悲,皆可导人向善。过犹不及,执一则偏。”
三妖心中一紧,屏住呼吸,垂首聆听菩萨训示,心中忐忑不安。
却听菩萨话锋一转,目光落在刚刚被治愈、仍有些虚弱的孙悟空身上,声音依旧平和,却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因果律令:
“然尔等师兄弟,亵渎道祖法相,偷食贡品,戏弄修者,犯下口业、身业,今日遭此元神灼痛之劫,乃是口业身业并发,引动自身劫数,方有此报。此间因果循环,可谓丝毫不爽。悟空,你可知晓?”
孙悟空闻言,龇牙咧嘴,似有不忿,但回想自己师兄弟所作所为,再感受方才那几乎撕裂元神的剧痛,只是报应更烈数倍。
虽是地生养的灵猴,不惧寻常因果,但这等直接针对元神的业力反噬,却也让其心有余悸,只得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算是默认。
菩萨见状,继续道:
“世间修行,万法同源,何必执着表象,徒增杀孽因果?今日吾便做个和事溃今日之事,就此作罢。佛门不再追究车迟国过往毁寺灭佛之咎,苛待僧众之过。”
“道门门下,亦不得再追究孙悟空师兄弟亵渎道祖法相、扰乱法坛之责。双方就此罢手,一切旧怨因果,至此勾销。唐僧师徒,换取关文,即刻西校车迟国中,不得再行佛道相残之事,当允僧道并存,各修其法。尔等可能遵行?”
观音身份特殊,既是佛门大菩萨,又是道门上清一脉大能,地位超然。
菩萨所言,代表了两方高层的共同意志,既全了佛门面子,也给晾门台阶,可谓公正妥帖。
孙悟空虽不甘心,但菩萨出面调停,不得不从,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唐僧连忙叩首:“弟子谨遵菩萨法旨!”
虎力大仙与鹿力、羊力交换了一个眼神,观音菩萨是上清祖师,出面和,他们岂敢不从?
忙躬身道:“谨遵娘娘法旨。我等日后定当约束门下,与佛门和睦相处。”
国王见观音菩萨都亲自现身定下调子,哪里还敢有半分异议?
连忙叩头道:“寡人……不不不,王遵菩萨法旨!即刻倒换关文,礼送圣僧西行!并下旨国内,重修寺院,允僧道并存!”
观音菩萨微微颔首,又对孙悟空道:
“悟空,尔日后亦当收敛性情,莫要再逞强好胜,须知人外有人,外樱”
观音菩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深深看了一眼虚空某处,身影渐渐淡化,连同那千叶莲台一同消失在空中,只余下满场异香和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
一场险些酿成大祸的佛道之争,终于在观音菩萨的干预下,暂时画上了句号。
国王不敢再怠慢,当即盖印通关文牒,亲自交予唐僧,并备下斋饭金银相赠。
唐僧师徒只受了斋饭,谢绝了金银,师徒四人稍作休整,便在满城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再次踏上了西行之路。
众人离开车迟王城时,回首望去,只见道观依旧巍峨,但一些破败的寺庙前,已有官差开始清理修缮。
一场险些酿成大祸的佛道恶斗,终于在观音菩萨的干预下消弭于无形。
而三位国师站在城楼上,目送他们离去,目光复杂,却终究未再阻拦。
西行路漫漫,前方,尚有更多劫难在等待着他们。
有道是:
玄门释子对云台,咒雨呼风妙术开。
金猴怒搅太极殿,妖仙暗施九幽灾。
杨枝净洒消业火,莲台光摄解鸿哀。
莫道殊途争胜负,金莲赤焰共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