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实际上这年头的报纸标题还真就大差不差。

比如有打油诗的标题,有带着古诗词的标题,还有简单用成语拼接的标题。

更有那种简单直接的,比如骂人,人家用词真就是一个污秽不堪。

比如一个画家画画没有画眼镜和鼻子,出发点是好的,主要就是那位画家,能用简单用形体就完美表现出画中人物开心的表情。

但人家标题是怎么起的?的就是某某某画画不要脸。

人家当事人看了,脸直接就黑了,自己与人从不结仇,这谁要搞黑自己?

然而看了内容不禁会心一笑。

而打油诗标题又是怎样的?比如物价上涨。

人家就这么写,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

至于那种简单干脆骂饶,也是突出一个勇。

比如当时国府贪腐成风,办事不力。

标题就是,某某人员不是东西!

亦或者写什么,谁谁谁又被活捉枪保

实际上人家依旧活蹦乱跳的,哪里被活捉枪毙了。

只能这年头也是会蹭热度的,看人家热度高,就写这种让人很有观看欲望的标题。

可见后世的一些新闻工作者玩的都是这年头人家玩剩下的。

而且这年头的人,是真的敢写,谁都敢批判,谁都敢调侃。

甚至把一些大人物写成打油诗也是丝毫不带怕的。

比如毕业即失业这句话,人家早早就当成了新闻标题。

那是在抗战后期,因为川渝地区各个学校的学生因为毕业后就找不到工作。

人家报社就以此作为标题,也是想要让上位者看看,好好想出一个解决思路来。

亦或者,比如一所学校的厕所管道堵塞。

加上当时学生毕业看不到出路,人家报社又来了个标题。

那就是某某学校出路成问题。

可谓是一语双关,鞭策上位者。

对此看到报纸的校长,直接是勃然大怒,偏偏又没有丝毫办法。

人家报社还真不带怕的。

哪怕这年头的大学也算是文化界大拿,但和报社碰也不见得能占上风。

余子倩不愧是大报社的记者,在找准了思路后,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直接拉着老朱就是一通聊,直至聊了三四个时,聊的老朱都有些口干舌燥,人家记者这才兴奋的与之告辞。

“舒秘书,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我还不知道我们津门竟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位有大眼界大格局的年轻企业老板!

就是不知道这位杜老板到底是何许人也,长什么样子,能否为他拍一张照。

如果能把他的照片连带着劳务公司的照片配合文章一起见报,或许效果更好!”

重新坐回车上,余子倩依旧是兴奋无比。

就在刚刚和老朱闲聊的功夫,她已经洋洋洒洒写了将近五千字。

当然之后肯定要对其进行精简的。

“咳咳,余姐,这个可能就要让你失望了,杜老板我有幸见过几面。

他这人吧,不是很喜欢被人拍到他的照片,至于见报,更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啊?这是为什么?这对他而言不是好事吗?”

面对余子倩的询问,舒秘书有些尴尬。

实情他当然不能,了明的报纸真就是实话实了。

“咳咳,可能是有大志向者,不屑于那些所谓的名气吧!”

舒秘书绞尽脑汁这才编出来这么句话来。

杜澔为啥不想照片见报,别人不知道,他舒秘书难道还不知道?

这家伙仇人这么多,见报了往后被人打黑枪都有了对照标本。

“那还真是可惜,不过也对。”

余子倩有些失望,但很快就理解了。

“杜先生这样一心为民的企业老板的确不是一般人。

唉,真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先生。

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民!难能可贵啊!”

余子倩着就是忍不住一声感慨。

脑子里一时间思如泉涌,对于那位神秘的杜先生,她的脑海中似乎出现了更生动的形象。

那是一个身上散发着光,刚正不阿,不为一己私欲,只为广大民众谋福祉的大善人啊!

她忽的想到,要以古代的范蠡为例子,对那位杜先生进行夸赞。

范蠡,古代有名的大善人,号称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也就是这位大善人,将近二十年的经商之中,赚到万贯家财,三次裸捐给了贫苦子弟。

如此善举,貌似与那位杜先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随着舒秘书一行人离去,老朱在仔细回味思索了片刻,旋即一拍脑袋。

“不行,这事儿得马上告知澔爷!”

没一会儿,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杜澔耳郑

“所以,那记者女士当时问了你很久,而且对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都极尽赞赏?”杜澔诧异道。

老朱点点头,“是的澔爷!那姑娘对您可是好奇的紧啊,她还多次明里暗里想要见见您,想和您当面聊聊来着。”

“咦,这就奇怪了。”

杜澔摩挲着下巴,狐疑道,

“人家记者怎么突然对我的想法和思路这么感兴趣?”

“额...澔爷,那个主要是我前面和她了您以前对我的一些话,我就是把您的那些话给复述了一遍。

结果那姑娘似乎对这些话很感兴趣,就一直追问我来着。”

“难怪了。”

杜澔这才恍然。

关于这点,他是没料到的。

按照他最初的预想,就是让报社记录一下,他们公司帮助租界解决了流浪汉这个大麻烦。

之后他就能靠着报纸,然后向洋人施压。

这样一来就算后面租界的那些洋老爷想要找麻烦,他诓骗奴役流浪汉,他也能堵得对方不出话来。

但现在好了,不仅完成任务,还超常完成任务。

不过很快,杜澔眼睛一亮,貌似这是个机会啊!

“对了,老朱,现在码头人员是不是几近饱和了?”

“嗯,是的澔爷。

之前的确还有点人员缺口,不过后来那些洋人过来后,咱们就不缺人了。

虽然他们干活不咋样,但人数摆在那儿。”

正如老朱所言。

一千多号流浪汉,就算他们干活再慢,速度也不会慢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