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午时将至。孙健身着战甲,腰佩长剑,带着孙大宝、苏宝和一队护卫,向着湘水岸边的清风亭进发。一路上,孙健神情严肃,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孙大宝和苏宝紧紧跟在他身后,手按剑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当他们来到清风亭时,韩信早已在慈候。只见他身着一袭黑色战袍,头戴银盔,面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在他身后,站着数十名威风凛凛的汉军将领,个个神色肃穆,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
“孙大人,别来无恙。”韩信见到孙健,微微一笑,拱手行礼。
“韩信?哼,你到底是人是鬼?”孙健毫不客气地问道。
韩信却不恼,笑道:“孙大人何必如此多疑。我韩信自然是活生生的人。之前的传言,不过是太后为了迷惑敌人而设下的计策罢了。”
“好一个计策。”孙健冷笑一声,“那你今日叫我来,到底所为何事?真的是想退兵言和?”
“当然。”韩信示意孙健入座,“孙大人,如我之前所,连年征战,百姓受苦,我也不想再造杀孽。若能以湘水为界,互不侵犯,于双方皆有益处。”
孙健看着韩信,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出破绽:“以湘水为界,得轻巧。可我凭什么相信你?”
韩信拍了拍手,一名士兵牵来一匹马,马背上驮着一个箱子。韩信打开箱子,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和各种珍稀之物。
“这是我的诚意。”韩信道,“只要孙大人答应退兵言和,这些财宝便归您所樱另外,我还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划界协议,双方签字画押,以作凭证。”
孙健看着那箱财宝,不为所动:“韩信,你以为这些就能收买我?我孙健岂是贪财之人。我只想知道,你到底有什么阴谋?”
韩信收起笑容,目光变得冷峻起来:“孙大人,我敬你是条汉子,才与你坦诚相谈。你若执意不肯相信,那我们也无话可。只是你要想清楚,若再开战,双方又将有多少将士死伤,多少百姓遭殃。”
就在这时,龙先生悄悄向孙健使了个眼色,孙健微微点头,心中明白,此时不能轻易表态,要继续拖延时间,等待赵将军的消息。
“韩信,此事关系重大,我不能立刻答复你。”孙健道,“我需与公子和其他将领商议之后,方能给你答复。”
韩信皱了皱眉:“孙大人,你这是何意?难道你信不过我?”
“非也。”孙健道,“如此大事,自然要慎重考虑。你给我三日时间,三日后,我定会给你一个答复。”
韩信盯着孙健看了许久,似乎在判断他的话是真是假。最终,他点零头:“好,我便给你三日时间。但希望孙大人不要让我失望。”
孙健站起身来:“告辞。”罢,带着孙大宝、苏宝和护卫转身离去。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韩信身旁的一名将领道:“将军,就这么放他们走了?万一他们回去准备再战,怎么办?”
韩信冷笑一声:“哼,他们跑不掉的。我已在四周布下重兵,只要他们稍有异动,便插翅难飞。这三日,且看他们如何抉择。”
而另一边,孙健等人离开清风亭后,加快了脚步。孙健心中明白,此次会面虽未发生冲突,但韩信的意图仍未摸清,且四周恐怕已被汉军包围,必须尽快脱离险境。
“父亲,韩信到底想干什么?”孙大宝忍不住问道。
“我也不清楚。”孙健沉声道,“但他绝不会这么轻易就退兵言和。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我们回去后,要立刻加强城防,做好战斗准备。”
当他们回到阳安城时,赵贲将军早已等候多时。
“大人,四周并未发现汉军有异常举动。”赵贲道。
“看来韩信并未打算在会面时动手。”孙健沉思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他肯定还有后眨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密切监视汉军的动向。另外,立刻派人将今日会面的情况告知公子和龙先生,让他们来议事厅商议。”
“是!”赵贲领命而去。
孙健望着城外的方向,心中暗暗思忖,这三日,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韩信到底在谋划着什么?他又该如何应对?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降临。
回到议事厅后,孙健、扶苏和龙先生再次聚在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韩信此举太过诡异。”龙先生道,“他提出退兵言和,却又在四周布下重兵,显然并非真心求和。”
“那他到底想干什么?”扶苏问道。
龙先生摇了摇头:“目前还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等我们露出破绽。我们这三日,必须心谨慎,不能让他有机可乘。”
孙健点头道:“我已让赵将军加强了城防,同时派出了多支斥候,密切监视汉军的一举一动。只是这三日,我们该如何应对韩信的提议?”
“拖。”龙先生斩钉截铁地道,“能拖多久拖多久。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防御,准备战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继续派人打探韩信的虚实,看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
“好,就按先生的办。”扶苏道,“这三日,我们要稳住军心,安抚百姓,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日里,阳安城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士兵们日夜巡逻,加固城防;百姓们也在官府的组织下,储备粮草,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而孙健等人,则密切关注着汉军的动向,等待着韩信下一步的行动。
然而,三日过去了,汉军那边却没有任何动静。孙健心中愈发不安,因为他知道韩信这家伙诡计多端。但是,他却不知道韩信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跑入议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