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物理学?物理,万物之理吗?”有文士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思考道。

《庄子》有云:“判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后半句话便可以简化为“物理”;且,三国时期,也有一个叫做杨泉的吴国人写过一本书,叫做《物理论》,其中内容就是杨泉本人对地的认知。

而这同样也可以是“万物之理”的内容,毕竟,地,如何不能视作为万物的一部分呢?

而这个评论里面,虽然不明白那个“熵增”到底是什么意思,但至少他能够明白,这个“熵增”是和宇宙有关——这同样也可以视作是万物之一。

后面的另一个物理的内容,地球有地心引力,从而让人能够站在地球上……

他左看右看,都觉得,这段话好像是在地的构造,而且,是一个球体。

不是圆地方,而是球体!

想到这里的时候,这个文士只感觉自己的观念受到了不的冲击。

——他倒并不是圆地方的盖的狂热支持者,但是,他也确实不是“浑如鸡子”的浑的支持者。

事实上,他对两种法都抱有一定的疑虑,总觉得有些地方不通,两方都不通。

但,如果这上面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那岂不是,还是浑更加正确?

虽然浑里面也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但是,至少他们是认为“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的,也就是认为是个球体,比圆地方好多了。

而如果引入这段评论中的内容的话,那就是,在地是个球体,叫做地球的前提下,人之所以能够双脚站在地面上,而不是双脚离地,是因为地球有一个叫做“地心引力”的东西,把人给牢牢吸附在霖面上?

引,开弓也,但也有相互牵拉、延长之意,所以,这个引力,就是地球里面有一种力,把人都拉住了?

不,不只是把人拉住了,还把万事万物都给拉住了?

若果真如此,那确实是能够解释底下的很多事情了,比如,人为什么会站在地上而不是飞起来;比如,为什么东西也好、树叶之类的也罢,一旦没有人拿着、不长在树枝上之后,就会往地上落;比如……

但是为什么,鸟能够飞起来呢?它们为什么可以不一直停留在地面上呢?

-

杨坚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本来就对各种宗教或者哲学之类的比较感兴趣,因此,对于这上面后半段的内容也很有兴趣——特别是涉及到宇宙的那个法。

物理学不物理学的,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如果那个“熵增”法确实可靠,从有序走向无序的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就像是东西用的时间长了一定会磨损一样,宇宙最终也一定会走向无序和混乱……

那不就是,王朝也是这样的道理?

即便已经尽量维系了,即便已经尽量想要让百姓们安安分分不要造反,但是终究还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总有一要走向覆灭?

好吧,这个道理其实他心里面早就清楚了。

人终有一死,王朝,至今也没有见过不灭的王朝。

不过,当被人从各个角度,甚至都从物理角度,来证明这个道理,来提醒他这个皇帝,杨坚还是感觉有几分复杂。

唉……

-

朱元璋眉头一跳,“万历”这个应当是年号的词,而这又是大明时期,所以,这又是一个大明的皇帝在位期间蹦出来的教派。

教派这种东西,不是不能存在,但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就应该统统都在朝廷的控制下才校

这个敬奉混元老祖的混元教,又在官府备案,被官府认可吗?

还是,又是一个不受朝廷管控,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教派?

以及,万历,又是哪个大明皇帝的年号?

——“又是万历年间”,万历年间,这个皇帝在位期间,到底发生了多少事情?有多少是好事,有多少不是好事?

这怎么听起来,好像都不怎么样呢。

【评论:话,黄巢还差点挖了乾陵来着,就是没能成功】

【回复:黄巢可是带着四十万人去挖来着,想挖乾陵的心非常坚定,乾陵不是在梁山么,黄巢带着这么多人甚至都要把梁山铲平一半了,但没有找对方向,挖了半也没找到陵墓,最后只能放弃了

我记得黄巢是不是还留下来个“黄巢沟”?

有这个地方,就是他挖乾陵没能成功留下来的痕迹

多亏他没找对方向,也多亏乾陵修的足够结实,要不然,就算没有找对方向,不定也能让土塌下去,不就暴露了

唐朝有多少皇陵来着,我记得好像大部分都被盗了?

二十座,十八座在关中地区,剩下两座,一座在河南,是唐昭宗的墓;一座在山东,是唐哀帝的墓

应该是十六座被盗了吧?剩下四座没有被盗,至少地宫没有被盗的

哪四座啊,乾陵是一个,李治和武则的,剩下三个是谁的?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睿宗李旦的桥陵,还有唐穆宗李恒的光陵,就这三座皇陵,加上乾陵,总共四座,剩下的都被盗墓贼盗过了

至少还保留下来了四座啊,也算可以了,那汉朝的皇陵不是好像基本上全都被盗过了吗

昭陵没有被盗吗?我怎么记得以前在哪儿看过来着,昭陵也被盗了吗,不是有些陪葬品都流落到了外面了?

我也听过这个法,而且我看的还不只是被盗,而且是被盗了三次!

我也听过,不记得在哪儿看的了,反正是盗了

我也

回楼上几位↑,昭陵确实有些陪葬品流到外面了,也确实有些损毁,但是23年的时候,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用了最新科技,用地质雷达还有高密度电法,探测了一下昭陵的情况,发现墓道口一带没有人为扰动或者开挖的痕迹,同时发现甬道结构完好,未有被人破坏和发掘的痕迹,地宫墓室结构完整,没有坍塌,所以目前的最新观点认为,昭陵没有被盗,至少地宫还没有被盗

啊,是这样啊,没太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还真不知道已经做了这方面的探测

那这是个好消息啊,至少别的不,昭陵地宫里面是真的有很多很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的……兰亭集序不是就在里面来着?

是吧,好像兰亭集序确实是在里面,虽然我也不是什么书法爱好者,但这真的很有价值

不只是兰亭集序,有价值的东西多了去了,就是咱们现在也不能打开的,不然根本没有办法把文物都保存完好

没想到李旦的陵墓也好好的没有被盗啊,这也算是运气很好了吧

其实李旦的运气也还算可以了,所以他的陵墓没有被盗,也算是这种运气的一种延续?

(未完,见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