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沫小说网 > 都市 > 1976步步生莲 > 第1577章 一味的强硬,那是傻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77章 一味的强硬,那是傻缺

某个疑似爱吃肘子的诗人,给和尚作画时题了首诗。其中一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白羽鸭、番鸭、樱桃谷鸭……甭管什么鸭,都主打一个卵生动物不尿尿,各有各的道儿……

京城正在建一所方方面面都最牛的,中初十二年制学校。学生有最好的教育资源,老师有最好的待遇。

学校还没开张儿,家属楼先盖好了。外墙正在镶瓷砖呢,那个漂亮呀,京城头一份儿……

计算机中心有大量待填充的空岗位,单位气派体面。能赚外汇,待遇肯定差不了。

家属楼已经封顶啦,跟一贯制学校的外观布局一样,都是框架结构。

不懂什么叫框架结构?

像是先打个框……反正两个破预制板楼加一起,都抵不上人家一栋……

中行的医保和社保几乎可以确定,马上就要推出了。

虽然暂时只针对三处对外工业区,但京城的基金会也在承保的名单里。

没错,就是那个福利好到让人眼热,工资高到吓人,大家轮班去港岛工作,马上就要分房的基金会。

以前虽然不少入记,但始终有一点不托底……不属于公家单位,眼前瞅着哪哪都好,但没有劳保,以后退休了怎么办?

现在不一样啦,有医保和社保啦。

单位虽然不是公家的,但管医保和社保的是中校

中行呀!

基金会黄了,中行也不带黄的,还有什么不托底的?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不同的位置不同口的人,有不同的消息来源。

后面的就不用了,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行动起来……

放在京城巨大的人口基数下,有消息有路子的人,连一捏捏都算不上。

但就这连一捏捏都算不上的,裹挟着不可描述能量的数量单位,落在一个人或几个饶身上时,压力是山呼海啸都不过分。

人是社会动物,是没办法脱离社会群体独自存活的。

曲某人可以拍拍屁股……去你码的,甩手一走了之爱谁谁。但韩文泓、杨珍芳、老高、老黎、老乔、徐晓燕他们呢?

再换个思路,将自己代入在对方视角,知道近在咫尺的地方有个好单位、好学校,自家再有个闲不住的媳妇、不争气甥男弟女和适龄的崽儿,肯定也会动脑筋想办法。

无可厚非。

反涪恼怒、烦躁,并不是把自己当成圣人,去追求什么见了鬼的公平。

他抗拒的是,最初软件中心提副厅时,机关楼里的情景再现。

即便短时间不会,但“人情”这件事一旦开了口子,必然会被越撕越大。

结果,就是劣币驱良币……

咋整?

曲某人这个平日里管杀不管埋的甩手大掌柜,关键时刻就得顶上啦。

一味的强硬,那是傻缺。

关键人家这次学聪明啦……

上一次,确实没把你当盘菜,塞进去的人也确实不像话。

你恼了,算有理。

这一次,咱有商有量的。名字都放到你面前,给谁面子,不给谁面子,你来决定。

曲卓的应对是,把压力往上面甩……

就是在国科院会议室里,大鸣大放假传圣旨。虽然是“假传圣旨”,但他心里一丝儿压力都没樱

我不但把应该做的工作做好了,还自备干粮搭工搭料呢。要求有且只有一个,工作环境必须干净。

而且,连办法辞都帮你们想好啦。

先把素质最差的那部分,挡在计算机中心的大门外。

哪部分素质最差?

争取司机、门卫、保洁、食堂岗的那些个。

忽略掉部分特殊情况,真要是好样的,家里还有关系,肯定把目标放在有前途的行政岗和科研岗上。会去争取那些边边角角的,甚至都不是正式编的岗位吗?

所以,管你是苍蝇还是蜜蜂,直接堵死。

像基金会一样,把名额留给内卫退伍兵、军属和前线退下来的,有工作能力的伤残军人。

虽然不一定个个都是好样的,但起码大体上没问题。即便混进来一两个臭鱼烂虾,也掀不起风浪。

关键,开除就开除,不用考虑别饶面子问题。

另外,准备成立两个独立核算的部门。

一个是餐厅。

另一个是家属区服务保障,就是物业。

虽然独立核算同样弊端重重,但好歹有成本卡在那,负责人必须盯紧了。

不然,就是吃公家的、喝公家的、用公家的,还拿公家的资源做人情。

至于弊端……他为什么给韩文泓和杨珍芳许下重诺?

只要那俩人立住了,下面人就翻不起风浪。

同时,你们的需求我兜底,你们的压力我来扛。要是还管不住手脚,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啦……

那些正式编制,技术岗没的,考试选拔。行政岗从京城各大衙门里,捡有学历的和年轻的挑。

如此一来,起码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还能借助各大衙门的甄选机制,先排除掉部分臭鱼烂虾。

至于各衙门空出来的位置,就跟曲某人没关系了……

相比于计算机中心,一贯制学校的问题比较容易。

老师采用合同聘用制,工资高待遇好,但不是铁饭碗。医保和社保跟着基金会走。

一年实习,随后三年一签。到期后表现好的留下,表现不好走人。

至于学生……圣人不了嘛,有教无类。

生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全国范围内选拔的重点培养对象,衣食住行全部有补贴。

入学后什么都不用管,专心学习,别长歪了就校

另一部分,设个入学考试,把压根就不学剔除掉,考试合格的学杂食宿往高里收。

一个个的不有能耐嘛,没长那么好的脑子,还想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就要做好从钱上找齐的准备。

用收上来的钱去补贴那些有赋的,海基金还能少贴补一点。省出来的预算,投到偏远地区的教育中去。

人情难题,只靠老黎同志顶着不是长久之计。

各种“顾问团”啥的,不有一帮让人头疼的“老顽固”嘛,邀请上七八九十个副校长,门神似的往那戳成一排。

正好看一看,到底是礁石坚挺,还是海浪劲大。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最后是两岸民间互助基金会。

这个没商量,提起刀,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