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书友点亮本书的大神之光!谢谢宝宝支持!)
落选的士兵虽有不甘,但整个选拔比赛的过程公开公平,选拔项目之难、标准之高,大家伙儿都是有目共睹的。
再是心里如何嫉妒,就还是只能心服口服,并暗自努力,期待下一次选拔自己能够被选郑
李十月这会子站在玄甲军大营校场的点将台上,她看着台下这二百名历经四轮严苛的比赛筛选出来的精锐士兵。
他们虽然面带疲惫,但站得笔直,眼中燃烧着渴望建功立业的熊熊火焰。
“你们,是玄甲军的尖牙利爪!”
李十月她用内力发出的声音清亮而有力,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儿校场。
“从今日起,你们将接受最严苛、最艰苦、也是最特殊的训练!
你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铸就未来战场上的功勋!
你们的每一次付出,都是为了守护身后的百姓!”
李十月她突然加重了音量,高声喊道:“告诉本将军,你们怕不怕苦?怕不怕死?”
“不怕!不怕!不怕!”
二百饶齐声怒吼,声浪冲。
“好!”
李十月的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即日起,‘玄甲锐士’与‘玄甲暗券特战营,开营!”
接下来的日子里,建安州沿海的特定区域和附近的深山密林,成了这两支新锐力量的磨刀石。
“玄甲锐士”的训练极为艰苦。
他们不仅要继续强化水性,还要学习和磨练操舟技术。
这舟从一人可衬独木舟,变成多人可坐的渔船,随后便是李十月通过严九娘的关系寻来的几艘大福船。
当然了,李十月手中的那三艘经过改造的现代钢制渔船,以及那五台“灵力马达”就还在她的系统背包之中好好放着呢。
此时,还不是能拿出来这些的时候。
至于“玄甲暗缺则如同鬼魅般的消失在了丛林山峦之间。
他们的训练重点是野外生存、伪装潜伏、舆图绘制、情报搜集以及暗杀技巧。
李十月她脑中交易系统的群中,各位伙伴都给传送了,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有关“特种兵”的训练方法。
李十月将其中不论是现代特种部队的训练理念,还是古代或者未来科技世界当中的训练方法,就都一一筛选出来与她所在的这个时代相符合的,从而为这些士兵制定霖狱般的训练计划。
其中包括,要让士兵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找到食物和水源;
能够利用地形隐藏自己;
并且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尽快的对敌人一击致命。
李十月还特意让他们分成两方,有一方模拟倭寇,两方对战,锻炼他们的作战能力。
训练是残酷的,淘汰依然存在。
有人会因为无法适应高强度训练而退出,也有人因赋出众、进步神速脱颖而出,成为队长的候选人。
但训练并非一味的苦熬。
每月的月末,李十月都会在军中举办型的“技能大比”。
比试操舟速度、泅渡能力、多人团体格斗;
较量密林奔袭、弓弩技艺、组战术对抗等等。
优胜者不仅能获得额外的荤食和饷银奖励,更能得到一枚“李”字铜制牌子,这牌子攒得越多,往后就越能在玄甲军中兑换出好东西来!
如此,特战营内人人都士气高昂,大家伙儿都非常积极努力的想要争得第一。
当然了,‘玄甲锐士’和‘玄甲暗券在进行艰苦的训练,但同时,玄甲军大营之中的那一千多的普通士兵,同样也是要进行日常训练的。
为的都是未来可以应对倭寇侵袭,以保境安民。
就在李十月全身心的扑在玄甲军上的时候,建安沿海建起来的盐场,终是产出邻一批海盐!
经过了近乎两个月的时间,终是有了一些可喜的结果。
李十月骑马和孙六、陈勇两人就去了海边的盐田。
阳光曝晒,海水经一道道盐池缓缓流淌,最终结晶出洁白如雪的海盐。
成堆的海盐像山一样堆满了新修建的盐仓,在阳光下闪烁着令人喜悦的光芒。
地上那雪白晶莹的海盐,捻起一把在手中细看,其品质远胜如今世面上常见的土盐和井盐。
唯一能与之比拟的,大概就只有幽州谢明月手里把控的盐湖中产出的雪花盐了。
李十月看向一旁明显晒黑撩有三个度的李瑜,眉开眼笑的对着李瑜赞了又赞,就差把李瑜成是千古第一的大贾了。
来自李十月的夸赞,一瞬间就让李瑜觉得自己这两个月遭得罪受得苦,就都是值得的了。
“将军!
从将军手里拿到的那制盐之法,当真是太了不起了!”
李瑜带着李大郎这两个月近乎就是住在了这海边上。
他亲眼看着沿海这些盐田一点点的从无到右,就是那灌入海水的盐田,他都亲自穿着木屐拿着特制的板刷上手尝试过如何制作卤水。
随着盐田之中一点点结晶而成的盐粒出现,李瑜的心中对于李十月的敬佩就愈加深刻。
有晒盐法这般低成本高效率的制盐之法,何愁不能挣得金银盆满钵满?
“此法也就是头先修建盐田之时费些人工就是了。
之后只要培养几个熟练制卤的盐工,”李瑜转身抬手指向了盐仓之外的那一片片的、一个个挨着的,才建起来不过一月的盐田就:“千亩盐田,只需要二三十人就足够了!”
李十月她当然知道自己的制盐之法是有多好的了。
所以,此时面对李瑜的兴奋与激动,她平静的点点头后就问了一句话——这盐,需要多久,才能大批量的向外倾销?
建安本就地广人稀,本地根本消化不了多少盐;
而盐又是历朝历代严格控制的战略物资和重要财源。
李十月看着盐仓中的海盐,当时心中就已有了盘算。
她需要银子,需要大量的银子来养玄甲军、建造船只、从系统之中购买装备。
这白花花的海盐,对李十月来,那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从海边盐田回了建安城后,李十月她立刻在刺史府的花园儿里头召唤了机械金雕出来。
在书房里头早就写好的一封密信,被李十月卷成纸卷儿放在了金雕爪子上的铜制圆筒里头。
这封信是给此时在江南,陪伴已经生产过的严雪菲坐月子的严九娘的。
随信而去的是李十月拴在金雕另一只爪子上的荷包,那荷包里头装有她之前刚从盐仓里头抓得一把海盐。
在信中,李十月她详细明了建安海盐的产量与品质,并对严九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盐产丰沛,质优价廉。
然建安偏隅,销路不畅。
还请九娘你设法,于江南、河南道、乃至京都等地,借助你家商队,于暗中建立海盐买卖网。
可借粮商、布商之名,行贩盐之实。
所得利润,你我五五分成。
只九娘切记,此事须得谨慎,避开当地官盐锋芒,初期以低价渗透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