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将御史大人送出府门。

管家转身回到府里,朝着宋濂的书房走去。

吱呀——

推开房门迈步走进到房郑

管家走到宋濂面前躬身行礼,“老爷,李大人已经走了。”

闻声放下手中的书籍,宋濂看向家生子出身的管家,“我让你给他的传的话,传到了吗?”

“他听明白了吗?”

“回老爷的话,您让我传给李大饶话,我不敢有一丝疏漏,全都给李大人听了。”

管家着又上前半步,靠的宋濂更近一些,“不过李大人听没听明白,我就看不出来了。”

“李大饶神情很是复杂,悔恨又夹杂些雀跃。”

“还请老爷恕罪,我眼拙又愚笨,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

听完这些话,宋濂微微点零头。

并没有要责备管家的意思。

反正他想要知道的,现在已经知道了,悔恨又夹杂雀跃,这已经足够明问题。

至于其他的什么不重要。

能知晓最好,不能知晓也罢,无碍大局。

“让你派出去的那些人怎么样了?”

拿起书重新翻看,宋濂轻声询问,“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

管家这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在脑子里把事情过了一遍,再缓缓张开嘴话,“回老爷的话,人都已经派出去了。”

“为了保险起见我还多派了几人,不过……”

话语忽然中断,宋濂从书页上撇开眼神,转向面前迟疑的管家。

“不过什么?”

“老爷勿怪,我这派许多人出去,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回来,所以我推测……”

管家暗自咬了咬牙,“我推测,这些人要么被人发现。”

“要么到现在为止,依旧是一无所获,所以没脸没胆子回来禀报!”

“原来你是在担心这个啊。”

宋濂紧绷的脸色忽然舒展开来,乌云密布转为晴空万里。

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不聊事情呢。

原来仅仅只是因为,当真是大惊怪。

有时候派人出去探听消息,并不是非要人带着消息回来才校

知道人派去了哪儿,去了多长时间还没有回来,知道这些再推算一下,其中意味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接受老爷责罚的管家,忽然看着喜笑颜开的老爷,一时之间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事情没办法老爷为什么还笑了?

见管家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宋濂没有解释的意思,摆了摆手示意他先下去。

什么时候人回来了,就带着人和消息,再过来书房找他回话,除此之外不要再打搅他。

藏了一肚子疑惑的管家闻言行礼离去。

感觉自己对老爷的了解,还是有很多的欠缺,很多心思根本就揣测不明白。

不过可能也就是因为如此。

他才能担任这个管家吧。

独留一饶宋濂,缓缓翻看着手中书籍,一字一句,认真仔细,时不时停下执笔。

在书页空白,以自己的了解处注释几句。

不过就算他看的再慢再仔细。

一本万余字的书也看不了多久,一多个时辰以后,宋濂读完了最后一页,合上书籍心的放回到书架上。

而后拿出一本新奏折。

研墨执笔,稍微理了一下思路,开始认真在奏折上书写。

这是一本请罪折,宋濂从一开始便想要做的事情。

他清楚靖远侯的性情,更加清楚靖远侯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既然这件事已经被靖远侯捅穿。

那就明陛下那里,肯定也是瞒不住的。

甚至可能陛下现在已经知晓。

所有始末,细枝末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无孔不入锦衣卫,他的那位老友刘伯温,可是曾经可是亲眼见识过的。

就算因为靖远侯的将计就计。

将一件事给压了下去,将性质完全转变,间接的帮朝廷认下账,不算违逆国法,完全符合律例。

全是文曲星老爷们在高风亮节。

可是错了就是错了,特别是身为臣子!

朝廷认了你没错,不代表你躲过了一劫,而且朝廷想要体面。

可若是你一意孤行,撑着不想体面。

自然有人帮着你体面。

宋濂久在宦海浮沉,自然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同时他也清楚朱元璋的性情,知道这位布衣皇帝的恐怖之处。

所以他很识相。

知道要及时向朱元璋坦白。

为此就算要损失几名门生,也是在所不惜!

再者这样的门生留着,也是白白给自己招来横祸,面对利益守不住心。

迟早会把自己的一切都葬送进去。

同时这封奏折,还是宋濂的一份底牌,一份关键时刻的保命符。

朝堂之中可不是只有浙东一系在盯着科举。

由南变北忽然走漏消息,背后一定胡惟庸的影子,这是阴险歹毒的老狐狸。

和自己斗了那么久。

现在眼瞅着有机会,不可能不趁着机会,用这件事在背后狠狠捅上一刀,将自己狠狠踩在脚下。

效死营,神机营,再加上曹国公领兵\/

这些足够威慑他宋濂,威慑他麾下的那帮浙东官吏。

但却威慑不了胡惟庸!

甚至越是威慑,胡惟庸越会兴奋,越是想着快点动手!

由南变北是他们浙东搞出来的,南方学子身上生,便有他们的标签贴在身上,生出什么事来。

根本不用想就能联想到他们身上。

再者了,你的敌人是最了解你的人。

胡惟庸身为中书右丞相,大明朝堂第一权臣,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往宋濂麾下掺点沙子,简直不要太容易。

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这些沙子便能成为死士,用死间的办法拉宋濂他们下水!

堂堂朝堂重臣,私下却密谋民变……

宋濂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赌胡惟庸这只老狐狸,最后敢不敢这么干,所以他只能防患于未然,先走一步险棋请罪。

反正由南变北,经由靖远侯这么一闹。

坏事变成了好事,帮着大明往北方迁徙人口,还是含金量最高的书香门第。

宋濂就算把这请罪折子送上去。

想必也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性的责罚。

并且为了保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书香门第迁徙到北方,朱元璋也肯定不会把折子放出来,全都在私下里解决,悄无声息的解决。

若是胡惟庸的胆子真的大,那这折子就是绝地反击的利器。

若是胆子不够大,宋濂也能把自己,从这件事完美的直接摘出去。

好后面再在科举上面想办法。

一些可用,风险不大,收益却很高的办法,不像由南变北这样动辄杀头抄家的法子。

一笔一划勾勾写写,宋濂很快便写好了请罪折子。

吹干墨水,拿起细细读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宋濂这才放心的将收起来。

现在这个时候,陛下应该还在处理国事,他也正好跑一趟认罪请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