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尸体是被凶手从这里扔出去的,”李睿的声音沉了下来,“然后凶手再绕到屋后把尸体扔进井里的。”
诸葛焕推了推眼镜:“凶手确实节省了运尸路程,但这能明什么?”
李睿嘴角微扬:“很有价值。”他走到窗前,指向屋后的枯井,“凶手选择从这里抛尸,明他早就知道枯井的位置。”
“您是他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诸葛焕恍然大悟。
李睿没有作答,转身走向院子东侧的一间屋。这间狭的屋子与主楼相连,北墙边砌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池子。
“这是什么?”李睿指着池子问道。
“粮仓。”雷辰解释道,“农村用来储存粮食的,四周会铺塑料布防潮。”
李睿用手电筒照向池底:“为什么里面会有稻草?”
这时蒲一明匆匆赶来:“联系上死者儿子了,他上月底刚寄了两万五千块钱回来。”
“他寄的是现金吗?”李睿急忙问道。
“对,是现金。”蒲一明道,“他儿子特别强调,老两口不会用手机,去银行也不方便,所以他每次都是直接寄现金。”
“可是现场没有现金啊……”诸葛焕道。
“暗格被打开……”李睿若有所思,“凶手得手了。”
“您是……现金当时藏在这个格子里?”诸葛换蹲下身子,“一张全新一百元人民币的标准厚度是0.11毫米,两万五千元就是250张,理论厚度应该是27.5毫米,算上潮湿、折旧等因素,厚度应该在28毫米左右。”
他用尺子量了一个这个暗格的厚度,“这个格子厚度是3厘米,正好可以放得下。”
“时间掐得真准。”李睿皱眉,“钱刚到就来作案,太巧合了。”
“是啊,“雷辰也皱起眉头,“不可能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李睿没有应答,继续指着池子里的稻草问:“蒲队,你看看这里的稻草,是做什么用的?”
蒲一明也表示疑惑:“我也觉得奇怪,把稻草放在里面,以后取粮食的时候不会很麻烦吗?”
“看那边的稻草堆。”李睿指向屋南侧的稻草堆,“稻草应该是从那里拿过来的。”
蒲一明点零头,“看样子是这么回事,可凶手为什么要把稻草放在这里?”
“从稻草的数量来看,“雷辰的视线延伸过去,“应该是家里用来生火的。”
“凶手可能原本想焚尸。”李睿扶了一下眼睛,分析道,“但稻草准备不足,临时改为藏尸,这明他想拖延案发时间。”
“完全合理。”诸葛焕赞同道,“着火会很快发案,凶手需要逃跑时间。”
蒲一明立即会意:“我这就排查死者的熟人,特别是案发后离开的。”
“先去尸检。”李睿做出决定,“现场保持原状,准备复勘。”
警车上,李睿陷入沉思。
诸葛焕打破沉默:“熟人作案确凿无疑。知道枯井位置、了解房屋布局、掌握暗格和汇款信息……这不是熟人作案是什么。”
李睿突然开口道:“还有个细节——电视机是开着的。”
“凶手不可能杀完人后再打开电视机。”诸葛焕道,“所以,您的意思是?”
“死者遇害时正在看电视。”李睿目光锐利,“这明作案时间是在晚间电视节目播出时段。”
诸葛焕点零头,“没错,老年人爱看的电视节目就那么点,估计是七点黄金段的电视连续剧。”
李睿没有立即回应诸葛焕的判断,而是继续分析道:“凶手能够持凶器近距离袭击死者,明什么?”
“明死者当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诸葛焕迅速回答。
“正是这个关键点。”李睿戴上橡胶手套,动作利落地调整解剖台角度,“如果只是门没关好,凶手敢在电视机开着的情况下贸然闯入行凶?这风险太大了。即便是熟人作案,带着凶器进门一旦被发现,也很难全身而退。”
诸葛焕若有所思地点头:“您的意思是,凶手很可能是案发当留宿在死者家中的熟人?”
李睿微微颔首,解剖灯在他镜片上投下冷光:“这样一来,侦查范围就大幅缩了。能让七旬老人留宿的熟人,不会太多。”
“这个推理很有价值。”诸葛焕拿起记录板,“我这就向侦查组通报。”
不锈钢解剖台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新风系统持续运转,有效过滤了尸体腐败产生的有毒气体。李睿和诸葛焕一组,平建树则带着助手在另一张解剖台前,两组人同时开始尸检工作。
“不必等血迹检验结果了。”李睿检查着男性死者的头部,“可以确定杜老先生是在躺椅上遇害,而老太太是在床上遭袭。”
诸葛焕正在测量女性死者的颅骨变形程度:“男性死者头部有开放性创口,大量出血。女性死者颅骨变形但无开放伤。”
李睿按照标准程序从头到脚细致检查:“男性死者除头部创伤外,全身无其他损伤。”他转向平建树,“你们那边情况如何?”
“同样只有头部损伤,无抵抗伤或约束伤。”平建树回答道。
“这进一步证实死者是在熟睡中遇害。”李睿拿起手术刀,动作娴熟地开始剃除死者头发,“没有任何防御反应,甚至来不及睁眼。”
法医的剃发技术堪称一绝。李睿的刀锋精准地贴着头皮移动,既不伤及组织,又能将头发剔除得干干净净。很快,男性死者头皮上五处棱角分明的创口完全暴露。
切开头皮后,大片皮下出血显现出来。其中三处创口下方可见凹陷性骨折,但因死者颅骨较厚,骨折并未连成片。李睿和诸葛焕费了些力气才锯开颅盖骨,发现整个脑组织存在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数处脑挫伤。
“凶器应该是棱角分明的金属钝器。”李睿指着骨折线,“从创口形态看,很可能是锤子之类的工具。”
解剖室内一时只剩下器械碰撞的声响。四名法医专注工作,将一个个发现转化为破案的关键线索。新风系统持续运转的声音,仿佛在为这场追寻真相的解剖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