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见大孙子哭的惨样儿,而闺女已经不见了人影,想到闺女将要面临的凄惨绝境,她心如刀绞,悲愤万分,脑袋嗡文,只觉得这地间再也没有了她活着的理由了,她也没脸再见到丈夫了,所以,她嘶哑着嗓子对媳妇:“好好将平安拉扯大,我,我对不起月儿,对不起你公公,我,我们没有看好月儿,我有罪······”
“娘,您咋啦?你别吓我······”媳妇见婆婆两眼发直,神情麻木,有些不对劲儿,急忙将平安塞到了她怀里,死死地抱住了她们娘俩,哭喊道,“婆婆,您别这样,我们,我们会有法子的,月儿会回来的,公公他们回来就好了,就有办法了,您醒醒啊,呜呜呜······”
孙氏早就看到了这祖孙三代的凄惨场景,心里暗暗同情,此时见她们距离车队并不远,急忙端了一碗热水,走到了她们跟前,温和的对媳妇:“给你婆婆喝点儿水吧,不要想不开,这世道······这样的事儿太多了,咱们,总得为活着的人想想啊!”
媳妇看到孙氏竟然端来一碗水,再看到这个车队的庞大队伍,虽然这些人穿的也破破烂烂,但她知道这些人都不是简单人,急忙接过水碗道谢:“谢谢婶子了,麻烦您给我先看着孩子,我给婆婆喂些水。”
孙氏答应着接过了孩子,很奇怪,孩子见了孙氏,竟然不哭了,只是抽抽噎噎的看着她,然后看着娘去扶奶奶,急忙伸着胳膊想要找娘。
而此时的老妇人却没喝水,而是强撑着扶着儿媳妇站了起来,然后直着眼睛向着旁边的大树走去,等走到跟前时,却猛的一下子撞了过去。
但是,预想的头破血流没有出现,老妇人被儿媳妇已经死死地抱住了。
“娘!娘!您这是干啥呀?您吓死媳妇了,您这样······我咋跟公爹和平安他爹交代呀?咱得想法将妹救回来,您这样,咱家不就抓瞎了吗?要是妹回来,您要是有个好歹,您让妹咋活呀?”
她刚才就预料到了婆婆会寻死,这才让孙氏帮忙抱孩子,所以,她一直跟在婆婆身后,在婆婆要撞过去的时候,顾不得碗里的水全撒了,一把就把她抱住了,也是婆婆折腾的没啥力气了,这才没有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
孙氏刚才也被吓了一跳,抱着平安走了过来,也急忙劝道:“是啊,老嫂子,你可别想开,这世道咱们穷人本就活的不容易,好死不如赖活着,万一将来日子好过了呢?你是孩子们的主心骨儿,你要是没了,你让你媳妇跟家里人咋交代呀?再了,你咋肯定你闺女就回不来了?万一被好心人救了,你没了,你这不是要你闺女的命吗?!”
她可是知道周树根他们去救那个姑娘了,这姑娘被救回来,她娘要是死了,那姑娘会咋想,搞不好也跟着她娘去了,因此,她顾不得和婆媳俩不熟,赶紧上前劝。
老妇人不知是被孙氏的哪句话给点醒了,立即停止了寻死,一时间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哭的泣不成声:“······呜呜呜,这位大妹子得对,我不死了,我,我活着等着我的月儿回来,月儿不回来,我,我就等着,我不信老爷会这么对我们,我们从来没做过坏事,咋就摊上这种事儿啊?老爷呀,你行行好,救救我的月儿吧,呜呜呜······”
媳妇见婆婆不寻思了,像是一摊泥似的坐在霖上,后怕不已,出了一身的冷汗。
“娘!我要娘!”
平安见奶奶和娘都坐在霖上,立即伸着胳膊要找娘,脸上挂满了泪珠,显得很是可怜又可爱。
媳妇强撑着站了起来,伸手接过了儿子,看着孙氏感激的:“刚才谢谢婶子了。”
老妇人哭够了,也扶着大树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旁边庞大的队伍,心下诧异,但却没有表露出来,她抹了一把眼泪,对孙氏深深地鞠了一躬:“刚才谢谢大妹子点醒了我,你是好人啊,好人啊·····”
孙氏见老妇人不寻死了,婆媳俩也没事儿了,立即松了口气,见碗里的水都撒了,也没在意,见平安瘦的样子,连忙招呼闺女红又端来一碗热水,还拿了一块饼子,递了过去。
见婆媳俩向她道谢,连忙摆摆手,忍不住又劝了两句:“没事儿,没事儿,那啥,老嫂子喝点水,吃点儿东西吧,你在这儿歇会儿再回去,你得想开点儿,这世道要是心眼儿窄,还能活几个人?谁还能活得下去?老爷不让死就得活着呀,事儿有事儿在,就算塌下来了,咱们作为长辈,也得给他们撑起来,可不敢死啊!”
老妇人受到了触动,连连点头:“大妹子的是,是老婆子想岔了,以后就是再难,老婆子也不死了,好好活着,得给孩子们将家撑起来!”
是啊,除了月儿,她还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儿子没有成亲,她死了,谁管他们?还有老头子······唉,自己真是一时间想不开,差点儿办了错事。
不过,尽管饿的头昏眼花,但还是没有接饼子,只把水碗接了过来,将水喝了。
孙氏知道她不好意思拿着,见平安眼馋的盯着她手里的杂面饼子,便硬是将饼子塞到了平安手里,:“拿着吧,不是啥好东西,就是杂面饼子,你们不吃,还有孩子呢。”
媳妇为难的看着婆婆,不知道该不该将饼子还给孙氏。
主要她们一大早谁也没吃饭,公爹、丈夫和弟媳他们刚走,还没来得及做饭,衙门的衙役们就来了,然后呢就是一阵人仰马翻,崩地裂,光顾着跟衙役们掰扯了,后来更是拼命了,谁还姑上做饭呢?虽然每的饭食就是掺了白材面糊糊,但总比啥也不吃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