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翰从善如流地拉过一把椅子,塑料椅腿在略显油腻的水泥地上发出一声轻微的摩擦声。
他姿态放松地坐下,仿佛真是来谈生意的朋友,但脊背依旧挺直,保持着一种无形的仪态。
他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姓陈,陈文翰。”
语气平和,吐字清晰。
他刻意没有指向身后的李明和戴维进行介绍,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谨慎,保留着信息优势,也维持着一种商务礼仪上的安全距离。
(陈文翰内心: “明朗…比想象中更年轻,但眼神里的东西不少。镇定得不像这个年纪的创业者。要么是生心理素质极好,要么是早有准备。不能觑。”
他脸上的笑容又加深了些,继续道:“没想到这么巧,能在这里遇到光速科技的各位。我们公司在深圳主要做渠道,覆盖华强北的几个主要柜台和华南几个省的二级代理网络。”
他稍微夸大了一下所谓的“公司”实力,这是谈判中常见的手法,增加自身筹码。
“最近市场变化快,我们对一些性价比高的新兴手机品牌很感兴趣,觉得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实则每一个字都经过斟酌,如同猎人精心布置的陷阱,抛出了真正的试探:“其实,我们来江州之前,就听圈里的朋友提起,这边有一款江…‘摩托能拉’的手机,卖得特别火,价格非常有优势,功能还挺全乎。”
他故意在“摩托能拉”四个字上放慢了半拍,发音清晰,确保对方能准确捕捉到这个关键词,同时仔细观察着明朗的每一丝微表情。
(陈文翰内心: “炸弹扔出去了。看你的反应了。惊讶?慌乱?还是故作镇定?” )
“我们这次来,本来也是想顺路打听一下这款手机的货源,听质量还挺稳定?如果能拿到深圳华强北去销售,凭借那边的走量能力,肯定很有市场。”
他故意营造出一种对山寨机见怪不怪、甚至颇为热衷的渠道商形象。
(陈文翰内心: “把自己伪装成只认利润、不介意出身的渠道贩子,降低他的戒心,让他觉得我们是‘同道中人’,或许能套出更多话。” )
“不知道明总你们是否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或者,贵公司是否生产类似的产品?毕竟,光速科技听起来也是做手机的,或许有些门路?”
他把问题抛了回去,语气轻松,仿佛只是在打听一件普通的紧俏商品。
这句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精心伪装的石子,目的就是要听那一声回响,看荡开的涟漪形状。
陈文翰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闲谈的姿态,但全部的注意力已经高度集中,他紧紧盯着明朗的眼睛,试图捕捉那转瞬即逝的、任何一丝可能的慌乱、惊讶、瞳孔变化或者下意识的掩饰动作。
他甚至用眼角的余光留意着明朗放在桌面的手指是否会有无意识的蜷缩或敲击。
(陈文翰内心: “最关键的时刻。任何细微的破绽,都可能是突破口。” )
然而,他遇到的是明朗几乎无懈可击的回应。
预想中的惊慌失措并没有出现。
只见明朗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微微皱起眉头,仿佛在记忆库里努力搜索这个陌生的名字,他重复道:“摩铜能拉?”
语调上扬,带着纯然的不解。
随即,他摇了摇头,语气变得非常坦然,甚至带着点年轻人特有的、对低端山寨货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清高和不屑:“陈先生,您的这个牌子,我还真没听过。我们江州本地,成规模的、做手机的正规企业其实就一家。”
他巧妙地把“正规”二字轻轻强调了一下。
(明朗内心: “来了!果然是为了这个!心跳得厉害,但必须撑住!他是在试探,绝不能承认!一旦松口,万劫不复!” )
他语速平稳,继续道:“我们光速科技生产的手机疆光速G1’,刚刚上市不久,主打的就是性价比和优质体验,但绝对是自有品牌和创新设计。”
(明朗内心: “强调自有品牌,强调创新,和‘模仿’划清界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现在’和‘未来’。” )
他看向陈文翰,眼神显得很真诚:“您的那种……听起来像是模仿大品牌的山寨手机,我们是不生产的,也从不接触那块业务。”
(明朗内心: “定性!必须把它定性为低赌、模仿的、我们不屑于做的!把自己放在道德和商业模式的高地!” )
最后,他抛出了最关键的身份证明,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我们现在有信产部颁发的正式手机生产牌照,做的都是自有品牌,一切运营都是合法合规的。”
(明朗内心: “牌照!这是我们的护身符!是国家认可的!拿出这个来,最能打消疑虑,至少明面上他无法质疑。” )
这番回答,堪称滴水不漏。
从表情管理到语言组织,从情绪拿捏到重点突出,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首先,他直接否认知道“摩托能拉”的存在(尽管这个名字就是他当初灵光一现想出来调侃摩托罗拉的),切割得干干净净,毫无拖泥带水。
其次,他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对方的询问从“是否生产”引导为“是否了解”,并强调江州“正规”企业不多,暗示即使有也是非正规的,与自己无关。
然后,他顺势推出自家的“光速G1”,强调“自有品牌”和“创新设计”(虽然很大程度上依赖联发科公版方案),与山寨机划清界限。
最后,他祭出了“正式手机生产牌照”这个法宝,用“合法合规”四个字,为自己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保护壳,每一个词都在划清界限,抬高自己的身价,同时不动声色地暗示过去可能存在的“非正规”阶段与己无关。
最后,他还不忘再次把“摩托能拉”定性为“模仿大品牌的手机”,将自己放在了鄙视链的更上游,完成了完美的防守反击。
完这番话,他还自然而然地转过头,目光扫过旁边正竖起耳朵听得全神贯注、脸上表情因为紧张和刺激而有点绷不住、几乎要忍不住开口的李鹏飞。
明朗递过去一个极其迅速、严厉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提醒意味的眼色,仿佛在:“闭嘴!看戏!按我定的调子!一个字都不许多!”
李鹏飞正听得心潮澎湃,差点就要插嘴“山寨机那玩意儿我们早就不玩了”,接收到明朗这凌厉的眼色,心里猛地一激灵,瞬间把快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