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萝岛飞船的跃迁引擎发出最后一声嗡鸣,舱内的重力模拟系统短暂失效,叶云的手指在主控台上悬浮了半秒,才重新落回“太阳系扫描”按钮。屏幕上,原本应该呈现蓝色光晕的星系,此刻像一块蒙尘的玻璃——行星带的位置堆满了扭曲的金属残骸,木星的大红斑变成了死寂的灰黑色,而地球,那颗在星图上永远闪耀的蓝色宝石,正被一层暗灰色的尘埃罩包裹着。
“跃迁坐标确认无误,”弹弹8号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它的虚拟形象是一个由紫色数据流组成的八面体,“但太阳系的物质密度比数据库记录高了3700%,这些漂浮物……是太空垃圾。”
叶云调整焦距,屏幕立刻放大。那些“垃圾”并非零散的碎片,而是成片的结构体:有断裂成三截的空间站残骸,太阳能板像枯萎的叶片般耷拉着;有被撕裂的飞船外壳,上面还能辨认出“联合航局”的褪色标志;甚至有一颗被拦腰截断的人造卫星,残存的线在宇宙射线中微微颤动,像在发出无声的求救信号。
“不是废弃,是战场遗迹。”祖父的声音从副驾驶座传来。他今穿了一件绣着螺旋纹路的深色外套,那是叶云从未见过的样式。老饶手指在舷窗上轻轻一点,那里正好映出一块最大的残骸,“看那上面的凹痕,是能量武器的灼烧痕迹,边缘有量子湮灭的白边。”
红萝岛飞船缓缓穿过这片“太阳系坟场”,引擎喷射的气流推开挡路的碎片,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叶云打开飞船的外部拾音器,传来一阵类似金属摩擦的嘶鸣,那是不同频率的宇宙射线穿过残骸时产生的共振,听起来像无数亡灵在低语。
灰色大地
地球的大气层比预想中稀薄得多,飞船穿过电离层时几乎没有感受到阻力。舷窗外的景象逐渐清晰:曾经覆盖71%表面积的蓝色海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蔓延至地平线的暗灰色平原;青藏高原的轮廓还在,但峰顶的白色被一层厚厚的赭红色沙砾覆盖;而在亚洲大陆的腹地,隐约能看到成片的几何状阴影——那是被掩埋的城市遗迹。
“锁定‘新华夏遗迹’坐标,”叶云报出经纬度,那是根据祖父玉佩的能量共振推算出的、一万年前云集团总部所在地,“准备降落,开启三级防护盾。”
飞船着陆时扬起的不是尘土,而是带着金属光泽的沙砾。叶云率先走出舱门,靴子踩在地面的瞬间,传来一种类似踩碎玻璃的脆响——地表覆盖的不是岩石,而是凝结成块的金属氧化物,在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
祖父紧随其后,他弯腰捡起一块巴掌大的碎片,碎片的断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电路纹路。“是‘穹计划’的防护装甲,”老饶指尖抚过纹路,“一万年前,人类试图用这种合金包裹城市,抵御太空辐射……看来失败了。”
林月瞳(留守基地时)提前传送过来的“地质探测仪”此刻正发出轻微的嗡鸣。叶云启动设备,屏幕上立刻弹出三维地形图:地下三十米处,隐约能辨认出城市的骨架——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像干涸的血管,摩大楼的残骸则像被啃过的骨头,只留下参差不齐的桩基。
“这里的重力场有异常波动,”弹弹8号的数据流在探测仪上方盘旋,“比标准值高12%,而且波动频率……和水系宇宙的锈蚀核心一致,只是振幅了很多。”
祖父突然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倾斜的金属塔架:“去那边看看,那是‘跨维度研究中心’的信号塔,当年我参与设计的。”
云科技的印记
塔架的底部埋在沙砾中,露出地面的部分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像是被某种腐蚀性物质长期侵蚀。叶云用激光刀切开表层的氧化层,里面露出的金属板上,“云科技”四个简体汉字依稀可见,只是“云”字的最后一笔已经被锈蚀成了模糊的弧线。
祖父蹲下身,从沙砾里挖出一块巴掌大的金属牌。牌面上的螺旋纹路在阳光下突然亮起,与他外套上的刺绣、与卧龙舱的黑色石板、与叶云手中的玉佩产生了连锁反应——四者同时发出淡绿色的光芒,形成一个完整的能量闭环。
“这不是自然锈蚀,”祖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用指腹擦去纹路间的沙砾,“你看这些孔洞,边缘是规则的六边形,是被某种‘定向能量’蛀空的。就像……就像白蚁啃木头,只破坏结构,不损伤核心纹路。”
叶云将金属牌放入样本袋,探测仪立刻显示出分析结果:金属成分中含有微量的“虚无粒子”(与食品宇宙探测到的一致)和“锈蚀之力”的残留(与水系宇宙同源)。更令人心惊的是,牌面的螺旋纹路里,还嵌着几缕极细的暗灰色丝线——那是“暗物质灰烬”的能量特征。
“八个宇宙的污染痕迹,在这里都能找到。”叶云盯着屏幕上重叠的能量图谱,“这不是随机的破坏,是有选择的‘标记’。”
他们沿着信号塔的方向深入遗迹,越往中心走,地面的金属氧化物就越厚。在一片被沙砾半掩埋的广场上,叶云踢到了一个圆柱形的设备——那是一台“跨维度能量转换器”,外壳上的铭牌同样刻着“云科技”,型号与他办公室里那台初代试验机惊蓉相似,只是体积大了百倍。
“当年的人,在用地球的技术对抗跨维度污染。”祖父抚摸着转换器的接口,“这个接口的形状,和卧龙舱的能量导管完全匹配。他们在试图复刻‘方舟计划’。”
地耗低语
弹弹8号启动了“地心探测器”,一根由纳米材料制成的探针从飞船底部射出,像一条银色的蛇钻进地面。屏幕上,探针穿过三十米厚的金属氧化层,进入曾经的地壳,再往下,是已经凝固的岩浆层——原本应该流动的红色岩浆,此刻变成了灰黑色的固态岩石,像一块冷却的伤疤。
“地核能量波动检测汁…”弹弹8号的数据流突然闪烁了一下,“检测到异常同频信号!与暴风宇宙风洞核心、水系宇宙暗紫色核心的频率相似度达92%!”
叶云凑近屏幕,探针传回的地核三维图上,一个淡红色的能量团正在缓慢旋转——那是地球的地核,只是它的旋转速度比正常数值慢了47%,表面还附着着一层薄薄的暗灰色物质。每当能量团试图加速,暗灰色物质就会收缩,像一只无形的手在压制它的跳动。
“污染才刚开始,”祖父的声音很沉,“这些物质还没完全渗透地核,就像病毒还在细胞膜外徘徊。”
就在这时,探测仪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屏幕上,距离他们三公里外的地方,一个沙砾堆突然塌陷,露出一个漆黑的洞口,一股带着金属腥味的气流喷涌而出——与水系宇宙的黑雾气味完全一致。
“是‘地下避难所’的入口,”祖父辨认出洞口边缘的金属门框,“快,我们去看看。”
未来日记
避难所的大门已经锈蚀变形,叶云用激光刀切开缝隙,一股混合着尘土和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内部的结构出乎意料地完整:倾斜的货架上还摆着密封的罐头,墙壁上挂着褪色的标语(“守护蓝色家园”),角落里的应急灯闪烁着微弱的红光,像一双双监视的眼睛。
在最深处的房间里,他们发现了一台保存完好的数据终端。终赌屏幕上布满裂纹,但当叶云将玉佩贴近感应区时,屏幕突然亮起,显示出“博物馆数据库”的字样。
“最后访问记录:星际纪元年3月17日。”弹弹8号调出数据列表,“检测到未损坏的文本文件——《未来日记》。”
文件被打开的瞬间,一行行淡蓝色的文字在屏幕上流淌:
“第172,沙暴又大了,外面的‘噬地虫’在啃食防护盾,它们的口水能溶解合金。”
“第305,跨维度转换器坏了,老李地耗能量越来越弱,再这样下去,大气层会彻底消失。”
“第589,我们在月球背面发现了‘风暴眼’的影像,那不是自然现象,是一个正在扩张的黑色漩涡,里面没有光,没有物质,只赢虚无’。”
“第720,它们来了。不是飞船,不是军队,是‘规则’本身。它们改写了水的流动方式,让火失去温度,让风变成剪刀……它们要把所赢不同’都磨平,变成一模一样的虚无。”
“最后一:如果有人看到这篇日记,记住——它们从‘风暴眼’来,目标是‘统一的虚无’。地球不是终点,是起点。守住‘差异’,就是守住所有宇宙的生命……”
文字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一个句号拖得很长,像是写字的人用尽了最后的力气。
叶云合上终端,指尖在冰凉的外壳上停留了很久。祖父走到窗边,望着避难所外正在聚集的沙暴——那些沙砾不再是无序地飘动,而是形成了旋转的漩涡,与屏幕上“风暴眼”的影像隐隐呼应。
“‘预告片’,”叶云轻声重复着这个词,眼神凝重如铁,“他们在告诉我们,这场战争早就开始了,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撤离
弹弹8号发出急促的警报:“沙暴能量等级达到危险阈值,检测到‘虚无粒子’浓度正在飙升!建议立即撤离!”
叶云最后看了一眼那台数据终端,将《未来日记》的全部内容复制到飞船数据库,然后与祖父快步返回红萝岛飞船。起飞时,他透过舷窗回望这片遗迹,看到沙暴已经完全吞噬了避难所,那个漆黑的洞口被沙砾填满,像从未存在过。
地球在舷窗外逐渐缩,暗灰色的尘埃罩越来越厚,像一个正在愈合的伤口,却在皮肤下藏着汹涌的病灶。叶云调出星图,将地球未来的坐标与其他七个宇宙的“破坏核心”标注在一起,八条连线最终交汇于一点——那是弹弹星人意识碎片始终无法解析的“风暴源点”。
“一万年,”祖父望着窗外的地球,突然开口,“足够一个文明从诞生到灭亡,也足够一种‘污染’从萌芽到蔓延。”
叶云没有话,只是将《未来日记》的最后一句话设为屏保:“守住‘差异’,就是守住所有宇宙的生命。”
红萝岛飞船的跃迁引擎再次启动,将那颗灰暗的地球抛在身后。但叶云知道,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数据,还有一个沉甸甸的警示——未来并非注定,而这场跨越维度的战争,他们必须赢。
因为失败的代价,是所有宇宙的“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