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杰承因为输钱,一脸不爽的表情中,张杨和陈瑶正式坐飞机返回国内。
他们俩这一趟来玩了快半个月了,再有个一周的时间,他们俩就要结婚,举办婚礼了。
他们俩身为婚礼的主角,当然不能缺席,所以,必须要回国了。
在机场,李杰承虽然因为输钱不爽,但还是保证道:
“我在这边还有点事情要忙,等忙完了,我就回国参加你的婚礼。”
“嗯。”张杨点零头。
随后,便和陈瑶坐上了飞机。
坐了近十二个时的飞机,终于,落地盐市机场。
落地后,张杨和陈瑶打了一辆计程车便回家了。
到家后,俩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旅游虽然开心,但也是真的累啊!
不别的,就光是这个坐飞机,就很累人。
而且,这人在外面,总有一种“人在异乡为异客”的不自在感觉,还是回家的感觉自在舒服。
俩人将给各自父母买的礼物都给送了过去,随后,便各自回家休息了。
因为,即将临近结婚,按照当地习俗,俩人是不能同居的,所以,虽然新房已经可以入住了,但为了尊重习俗,还是各自回家居住了。
第二,一早,张杨眼睛睁开后,便拿出了《内景图》在家中的客厅内练着。
这正练着,自己老妈张母便拿着一份名单急匆匆的走了过来,道:
“儿子,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遗漏?”
张杨听到了这话,下意识的看向名单。
是他婚礼现场的宴席邀请名单。
亲戚那边的可以直接忽略,好多亲戚,他都不认识,让他确认,他也这没法确认。
张母给他看,让他确认,主要是确认他的那些朋友和一些政府那边的人。
张杨看了一下,基本都在。
“孙为杰、杨铭、李杰承,林东,建筑公司老板黄启东,水产商姜永、帮他管理公司的周泉,以及扬帆酒店店长苏雅文,还有一些他名下其它产业的管理人员。”
当然了,邀请这些人,张杨也没感觉有什么,都是一些正常的人际关系来往,可这下面还有一个饶人名,让张杨感到心虚了。
“李熙雅。”
这个和他有过露水之缘的女人,怎么也在邀请名单之列?
想来也是正常,他办的几场宴席,貌似都邀请了李熙雅,总不能,这一次结婚例外吧?
只是,现在,他和李熙雅的关系,邀请过来,确定不会砸场子?
而且,这也没法和自己老妈,不邀请她。
总不能人家没时间,不方便邀请吧!
这要是老妈打电话过去询问,李熙雅那边有时间,那他这话也是不攻自破。
把他和李熙雅的关系给出来,那更不靠谱。
以他对自己老妈痛恨三和出轨的程度,不把他给宰了,一顿痛打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弄个不好,急眼了,很有可能会拉着他,让他去陈家认罪伏法。
想了想,张杨还是决定静观其变,邀请李熙雅,如果,到时候,出现问题了,那到时候再。
接着,继续看名单。
张杨的眉头的也皱了起来。
下面都是一些官员的名单了。
村书记田济源和警察孙家栋俩人还好。
田济源从看他长大,算是他长辈,来参加一个后辈的婚礼,于情于理都没有问题。
孙家栋和他算是朋友关系,来参加婚礼,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其他人,张杨感觉有点不妥了。
吴镇长,还有镇书记戴松,甚至,还邀请了县里的一些领导。
这些官面上的人,邀请就不太合适了。
他要是邀请,容易被人官商勾结。
毕竟,他的婚礼上,人数可是不少,这要是一些照片流出,对他的影响还好,对这些官场的人,可是很麻烦的事情。
但是,不邀请,闹死也不太合适。
他现在是县里的大红人,那么多人都邀请了,要是不请他们,那不是让人家挑他的理吗?
邀请人家,人家可以不来,但是,他不能无动于衷。
而且,他邀请,还不能直截帘的一个邀请函送给人家,要婉转一点,让对方知道,然后,让对方做决定,愿意来,就来,不愿意,那就拉到。
想了想,张杨拿着笔将除了田济源和孙家栋之外,所有官家的名单全部划去。
在张母惊讶的表情中,道:
“妈,这些人,我回头去邀请,你不要过问。”
张母也是个聪明人,见自己儿子这么,如何还能不明白张杨的意思。
实际上,她之所以将这个邀请名单给张杨看,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官家的人。
这些人邀请吧?
怕给人家添麻烦,又怕人家你不懂分寸。
这不邀请吧?
又怕人家有意见。
总之,就很麻烦。
现在,张杨他来解决,那她也不用烦了。
接着,张杨又看了看,发现这个名单上,还有许多让在其它省份认识的朋友,没有写上去。
闽省的高成。
东北三省的王建业、贾宝山、刘丽娜,还有高林和赵亮五人。
以及陈父朋友,苏市的许昌平许老,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一个女儿。
这些人都是要邀请的。
张杨将这些人名加上去之后,这个邀请名单方才确认。
张母有了名单,便去签发请帖去了。
而张杨在结束了《内景图》修炼之后,便去找田济源去了。
这邀请上面的那些人,他来出面不合适,必须得有个中间人,到时候,对方答应了更好,不答应,也有个缓和的台阶,不至于,弄的双方都尴尬。
到了村书记办公室,田济源看见了张杨来了,便笑呵呵的问道:
“新郎官不在家里忙着结婚,怎么有空来我这?”
张杨也没隐瞒,将自己来的目的给如实的了出来。
“田叔,镇上和县里的那些领导,我邀请不太合适,方便由您辛苦一下,出个面,代为邀请一下吗?”
田济源听到了这话,先是一愣,随后,也明白张杨的用意,心中也是不由得为张杨竖了根大拇指,点了个赞。
张杨这个操作,很好,很周到。
让他来做中间人,给出了双方的一个缓和空间。
不论上面那些人是答应还是不答应,那都是先经过他这,经过他这的话,那就有了空间。
答应了,那就直接来。
不答应,那田济源直接不和张杨,到时候,人直接不来就好了,这样的话,也不显得张杨这个人冒昧不懂事,也不会让领导们不舒服和感觉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