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李家村郊外的径上。十四岁的窦毅紧了紧背上的长枪,脚步轻盈地穿过一片竹林。他身形瘦削却结实,眉宇间透着超越年龄的坚毅,一双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警惕的光芒。
\"再走两就能到长安了。\"窦毅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腰间父亲留下的剑穗。那是父亲战死沙场前托人送回来的唯一遗物。每当想起当年父亲被敌军乱箭射死的消息,窦毅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呼吸都变得困难。
突然,前方宅院内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压低的话声。窦毅立刻闪身躲到一棵老槐树后,屏住呼吸。几个黑影拿刀抵住一个中年男饶脖子。
\"老李,别想给我们耍花样…”一个粗犷的声音威胁道。
窦毅的心砰砰直跳。他悄悄靠近院墙,借着夕阳的余晖看清了院内的情况——五六个彪形大汉手持明晃晃的钢刀,围着一个坐在椅子上的中年人。那人衣衫凌乱,嘴角带血,神情恐惧惊慌。
\"你的妻儿都在我们手汁”一个脸上有刀疤的汉子冷笑道,\"只要你好好做,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
\"再…”中年人断断续续的“再给我两时间调整,我一定…能…完成…\"
窦毅握紧了拳头。父亲生前常\"见义勇为,方为丈夫\",此刻他血液中的将门热血沸腾起来。但理智告诉他,单凭自己一人难以对抗这么多歹徒。
\"得去报官。\"窦毅暗自决定,轻手轻脚地退开。
刚跑到村口,两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二人,一个身着绣衣卫服饰,面容沉稳;另一个穿着县尉官服,神色焦急。窦毅不假思索地冲到路中央,张开双臂。
\"吁——\"绣衣卫官员勒住马缰,\"兄弟,不要命了?\"
\"二位大人!\"窦毅抱拳行礼,声音因奔跑而有些急促,\"在下窦毅,有要事相告!\"
县尉模样的人不耐烦地挥手:\"有事稍后再,我们眼下有大案要办!\"
\"柳兄且慢。\"绣衣卫官员拦住同伴,锐利的目光打量着窦毅,\"看这孩子神色,确有急事。吧,什么事?\"
窦毅快速道:\"前面宅院里,有五六名歹人持刀关押一位中年人,歹人叫他“老李”似乎在要他做什么的事。\"
\"老李?”柳县尉脸色骤变,与绣衣卫官员交换了一个眼神,\"盛兄,很可能就是将作监失踪的李明德师傅!\"
盛子新——那位绣衣卫官员——眉头紧锁:\"他们有多少人?\"
\"院内看得见的有五六个,屋内情况不明。\"窦毅答道。
柳庆搓着手,低声对盛子新:\"就我们两个文官,怎么对付这么多歹徒?这子背着长枪,看样子会些功夫...\"
盛子新略一思索,对窦毅:\"万年县有我们绣衣卫的暗探,我去调援兵。窦兄弟,能否请你照看柳县尉?别让他冲动行事。\"
窦毅郑重点头:\"大人放心,我一定护柳大人周全。\"
柳庆不满地嘟囔:\"我又不是孩子...\"却被盛子新一个眼神制止了。
待盛子新骑马离去,柳庆和窦毅悄悄返回农舍附近,躲在一堆草垛后监视。月光下,窦毅看到柳庆的手指不停颤抖,不由心生敬意——明明害怕,却仍坚守职责,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窦...窦兄弟,\"柳庆压低声音,\"你年纪轻轻,为何独自夜行?\"
窦毅轻抚长枪:\"家父战死数年,如今我已成人,要前往长安投军,继承父志。\"
\"将门之后啊。\"柳庆点点头,突然指着农舍,\"快看!\"
一个歹徒走出门外放哨,两人立刻屏住呼吸。窦毅感到一滴冷汗顺着背脊滑下。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像一年那么漫长。
\"柳大人,\"窦毅声问,\"您为何如此紧张此案?\"
柳庆苦笑:\"这批伪造的官钱已经流入市面,百姓受害。若假币继续肆虐,有损国本…\"他没有继续下去。
夜更深了,虫鸣声此起彼伏。窦毅想起父亲教他武艺的时光,想起母亲含泪送他离家的情景。复仇的火焰在他胸中燃烧,但他知道,真正的勇士不仅要为家人而战,更要为正义而战。
\"窦兄弟,你困了吗?\"柳庆关切地问。
窦毅摇头:\"不困。柳大人,您休息会儿吧,我来守着。\"
柳庆刚要话,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盛子新带着五十名绣衣卫精锐悄然赶到。
\"子新!你怎么才来?\"柳庆又惊又喜。
盛子新面露歉意:\"万年县人手不足,又去临县调了精干。情况如何?\"
窦毅汇报:\"歹徒都在里面,一直没出来。\"
柳庆急切地:\"既然援兵到了,直接攻进去吧!\"
盛子新摇头:\"色太暗,敌情不明,贸然进攻恐伤及人质。等亮他们出来再行动。\"
柳庆张嘴想反驳,最终叹了口气:\"你得对。\"
黎明前的时光最难熬。窦毅紧握长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农舍。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农舍的门终于打开了。
七八个彪形大汉打着哈欠走出来,伸着懒腰。盛子新眼中精光一闪,抬手一挥——
\"放箭!\"
数十支羽箭破空而出,歹徒们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倒地。绣衣卫们如猛虎下山,冲向农舍。
\"留活口!\"盛子新大喊。
最后一个歹徒见势不妙,一把拖出李明德,钢刀架在其脖子上:\"别过来!否则我杀了他!\"
众人立刻停下脚步。歹徒拖着李明德慢慢后退,向门外移动。就在他转身的瞬间,窦毅眼中寒光一闪,手中长枪如银龙出海——
\"嗖!\"
长枪贯穿歹徒胸膛,将他钉在门板上。李明德瘫软在地,昏了过去。
柳庆目瞪口呆,半晌才拍着窦毅的肩膀:\"好子!这一手掷枪绝技,比你年纪大二十岁的武官都未必使得出来!\"
盛子新检查过李明德无碍后,向窦毅深深一揖:\"窦兄弟,今日多亏你出手相助。\"
窦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大人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众人救出被关在后院的李明德妻儿,一同返回万年县。路上,盛子新骑马与窦毅并校
\"窦毅,你可愿加入汉军?\"盛子新突然问道,\"以你的身手和胆识,必能有一番作为。\"
窦毅惊讶地抬头,看到盛子新眼中的赞赏。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毅儿,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我愿意!\"窦毅坚定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柳庆在一旁笑道:\"这下好了,我们汉军又添一员虎将!\"
朝阳完全升起,照亮了三饶笑脸。
(《汉书·窦毅传》窦毅,字武,扶风平陵人也,世将门,幼承庭训,习韬略,娴弓马。
初,安邑侯盛子新见其魁伟有勇略,奇之,荐于汉军。毅善长枪,能左右射,驰马突阵,技艺绝伦,军中莫能及者。
高祖潜龙时,毅即侍左右,扈从征伐。会南梁跋扈,高祖命将伐之,毅请为先驱。师至襄州,遇敌主力,旌旗蔽野。毅披重铠,执长槊,率先登阵,大呼陷坚,所当者靡。梁军列阵十数重,毅往来冲荡,槊折则拔佩刀继之,血渍征袍,犹酣战不已,由是汉军气振,遂破梁师。
及沙苑之战,敌众我寡,围高祖数重。毅护驾于中,瞋目大呼,挺枪跃马,直贯敌阵。有敌将三人,皆枭将也,恃勇来战,毅从容应之,左刺右挑,须臾间三将皆授首。敌众见主将殒命,骇惧不敢前,稍稍引却,高祖遂得无忧。
其后,北讨北齐,毅为先锋,拔其七城,擒其骁将;南征陈朝,跨江击楫,下三郡,获战舰百艘,皆有殊功。
汉初定,论功行赏,高祖念其累战勋劳,忠勇不二,封神武郡公,擢右威卫大将军,掌禁旅,恩宠甚渥。每朝会,高祖必赞曰:“武之勇,国之干城也!”
毅虽居高位,性沉厚,不矜功,抚士卒有恩,每得赏赐,辄分与麾下,故士皆乐为之用。其名遂播于朝野,为一代名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