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沫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沫小说网 > 科幻 > 幽谷怨灵 > 第1360章 闭环回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验室的时钟倒转至10点16分时,电脑屏幕突然泛起蓝光。三维模型里的暗物质环开始收缩,环心的怀表图案逐渐清晰,表针跳动的频率与祖父怀表完全一致。主板上的蓝色晶体碎片突然悬浮,在空气中画出细的莫比乌斯环,与我掌心消失的螺旋印记形成互补。当碎片重新落回主板,屏幕上的模型恰好坍缩成一点,爆发出的白光里,浮现出1943年观测日志的扉页——落款处的签名,是三个重叠的名字。

我伸手触碰屏幕,指尖突然穿过玻璃,触到一片冰凉的金属。抽回手时,掌心多了枚铜质徽章,图案是文台的穹顶与对撞机的轮廓交叠,背面刻着“第七周期”。实验室的百叶窗突然自动开合,光影在地面投下的条纹,与地铁隧道里的铁轨间距对应。窗外的梧桐叶再次飘落,这次的轨迹画出完整的星图,其中猎户座β星的位置,正对着实验室的经纬度坐标。

祖父老宅的阁楼在午后透出微光。我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上去,发现尘封的木箱里藏着台老式收音机,调频指针停在73.9mhz——与暗物质监测仪的核心频率一致。打开开关,电流声里混着三个重叠的声音:1943年观测员记录数据的低语、十年前我在对撞机爆炸前的呐喊、此刻我急促的呼吸。当我转动调谐旋钮,声音突然清晰:“闭环的终点是起点。”

木箱底层的绒布上,躺着件与我实验室白大褂同款的衣服,左胸口袋里别着支钢笔,笔尖的墨水未干,在纸上写出的字迹,与1943年日志新增的内容完全相同。阁楼的窗突然自动推开,阳光照在地板的灰尘上,组成与大学实验室相同的三维模型投影。墙角的蜘蛛网突然绷紧,蛛丝的纹路与对撞机的电路图重合,蜘蛛爬行的轨迹,画出我从地铁隧道到实验室的路线图。

市立图书馆的旧报纸在翻阅时自动停页。1943年10月18日的社会版,刊登着文台观测员失踪的新闻,配的照片里,观测员手中的望远镜镜头,映出十年后对撞机爆炸的火光。报纸边缘的空白处,有人用铅笔描出暗物质的螺旋轨迹,笔迹与我祖父的日记本一致。当我把报纸凑近灯光,纸背突然透出荧光,显现出一串坐标,指向图书馆地下的防空洞入口。

防空洞的铁门在触摸时自动开启。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与地铁隧道相同的铁锈味,墙壁的弹痕组成星图,其中最亮的那颗星,坐标正是我出生的医院。洞底的石台上,放着台与大学实验室同款的电脑,开机后屏幕直接显示暗物质追踪算法,进度条停在99.9%。当我敲下回车键,算法完成的瞬间,防空洞开始轻微震动,洞顶的滴水落在石台上,节奏与祖父怀表的滴答声同步。

屏幕突然弹出摄像头画面:1943年的观测员正坐在防空洞里,使用着同一台电脑,而他身后的石壁上,刻着我刚刚敲下的回车键。两个时空的光标再次同时移动,在文档里写下:“每个观测者都是观测对象。”电脑主机突然发烫,拆开后发现硬盘里嵌着块蓝色晶体,与我掌心的碎片组成完整的螺旋,晶体表面的纹路,与我左腕的胎记完全吻合。

黄昏时分,所有异常再次同步。图书馆的报纸自动合页,祖父阁楼的窗缓缓关闭,大学实验室的电脑屏幕恢复黑屏,只有防空洞的石台上,完整的蓝色晶体在泛着微光。我捧着晶体走出防空洞,发现洞口的老槐树树干上,新刻着一圈年轮,截面的纹路与晶体的螺旋重合。手机最后一次震动,未知号码发来信息:“第七周期结束,观测者编号739-Ω注销。”

当暮色笼罩城市,晶体突然化作蓝光消散。我摸向左鬓角,疤痕重新浮现,但这次带着温暖的触感,仿佛1943年的星光留在皮肤上的印记。掌心的螺旋印记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道细的疤痕,与晶体最后消散的轨迹一致。远处文台的射电望远镜缓缓转动,指向猎户座β星的方向,而大学实验室的灯光,与1943年文台的观测灯同时亮起,在城市的夜空中,连成一道闭合的光轨。

我站在图书馆的台阶上,看着这道横跨时空的光轨,突然明白闭环的意义:所谓的两个意识体,从来都是同一个生命在不同时空的投影,就像暗物质的螺旋,看似分离的轨迹,实则首尾相接。手机日历显示10月17日,而我的实验室日志新添了一页,标题是“第一周期观测记录”,落款处的日期,是1943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