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知澜眸光沉沉,池丞相在一旁提醒:“宋大人,律法明确明不可领养流民,宋大人不会不知道吧?”
这是要咬死宋云淮的罪名了,宋云淮很快冷静下来,跪在路知澜面前,挺直腰杆直直磕下了头:
“臣,知罪。”
这本是不值一提的事,但这事被拿出来做文章,那么定然会有所牵连。
如今,他的权势蒸蒸日上,朝中对他不满的人越来越多,他也知道迟早会有人来找茬,但他没想过会拿阿童的事来找茬。
现在路林疏被禁足在淮王府,路渠义又下落不明,没有人能够给予他帮助,而他也不能连累任何人。
宋云淮认错的速度比叶和中想象中的要快,但眼底满是得意,仿佛看到了宋云淮跌入泥潭的模样。
许砚宁把玩着茶杯,忽地出声:“你养他多久了?”
宋云淮一愣,回答道:“至少有三月了。”
许砚宁“哦”了一声,又问:“自愿的?”
“自愿。”
许砚宁看向阿童,“你是被强迫的?”
阿童连连摇头,眼眶中蓄满了泪:“我喜欢淮哥哥,是哥哥给了我家给了我吃的,我是自愿的。”
许砚宁撑着脑袋,眸光淡淡看向叶和中:“双方都是你情我愿的事,错在何处?”
叶和中吹胡子瞪眼:“律法明确规定不能收养流民,就算宋云淮要收养也应该去善堂收养本国的孩子。”
许砚宁嗤笑出声:“律法还明确规定不能亵渎官职呢,林仕礼不也没做到?”
池丞相适时出声:“所以林仕礼被捕入狱,下了判决书。而且怎么可以拿林仕礼与宋大人相比呢?”
许砚宁看向阿童,像是知道自己的出现给宋云淮带来了麻烦,此时连啜泣都不敢发出声音,肩膀抖动着,极其隐忍。
“你们一起生活的这三个月里,宋云淮打你了?”
阿童摇头。
“骂你了?”
阿童摇头。
“既没有打又没有骂,而且看这身量也不缺吃穿,你们,错在何处?”
叶和中看了一眼阿童,冷嗤出声:“违法就是违法,律法明令禁止,宋大人知而犯法,难道不该处置吗!?”
叶和中这是要咬死宋云淮,宋云淮也知道,叶和中早在册封官职时就看他不顺眼了。
“你想如何处置?”
对上许砚宁的视线,叶和中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看向路知澜,拱了拱手,“宋云淮知法犯法,还请陛下定罪,以正朝纲。”
许砚宁冷嘲一声,这么的事还能和朝纲挨着边,叶和中的心思简直是摆在明面上了。
路知澜看了看下方跪着的宋云淮,如今朝中局势,除去世家就只剩下路渠义和路林疏,现在一个下落不明一个被禁足,想要权势不被世家把控,就只有重用宋云淮。
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一,解除对路林疏的禁足之令,御驾亲征的这段时间,由路林疏暂时控制世家。
二,宋云淮无罪,并委以重任,可事实被推在明面上,想要宋云淮无罪就要改变律法。
路知澜看向许砚宁,多情眼中带着哀求,用口型无声道:帮帮我。
许砚宁看见莲并不是很想搭理,左右这都是路知澜自己的事,阿童的去留与她本无关系。
见许砚宁没有动静,桌台下,路知澜伸手拉了拉许砚宁的衣袖,许砚宁转头看过去,那双眼睛里带着魅惑感,狡黠又勾人。
只一眼,许砚宁便愣住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
“这事本就是事,叶大人何必苦苦执着。”许砚宁清冷的声音响起,叶和中气不打一处来,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宋云淮。
叶和中再看向许砚宁,道:“陛下面前,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吧?还是,你要包庇?”
桌台下,许砚宁拍开路知澜伸过来想要牵牵的手,警告似的瞟了一眼路知澜,路知澜只能安分起来。
“本就是事,叶大人何必得这么严重。”
叶和中看向路知澜,目光殷切语气诚恳:“宋大人身居要职,若是这等事都能一带而过,那日后自然会有人效仿,千里肢体毁于蚁穴呀陛下!”
许砚宁可不在乎叶和中的惺惺作态,直接道:“叶大人,请问为什么不能领养流民孩子呢?”
“世人之中,本多心怀叵测之徒。稚子弱质,手无缚鸡之力,若允许随意领养,恐遭虐害。”
“且流言蜚语易起,于外有损声名,是以禁之,正为防此二端。”
叶和中回答得有理有据,自信的看向许砚宁,许砚宁却是笑了起来:
“叶大人莫不是老糊涂了?其一,为防孩童遭受虐待。刚刚我也问了,宋大人对阿童没打没骂,且看阿童身量也不是缺吃缺穿,谈何虐待?”
“其二,害怕流言四起。宋大人领养阿童期间有何流言?而且流言是基于世事,若是真有人想传言,你管得住吗?而且事实就是宋大人待阿童如同手足,就算有流言也会不攻自破,何必劳心?”
叶和中心中的气堵在胸膛不上不下很是难受,但许砚宁的也是有理有据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池丞相,池丞相眯了眯眼睛,问道:“那你认为,此事和解?”
宋云淮犯了法是事实,无论他对阿童如何,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我了,改。”许砚宁的手指轻轻敲在桌面上,如同狂风暴雨后,树叶上滑落的雨滴一般,滴落在宋云淮心上。
“禁止领养流民,却不禁止领养本国孩童,有没有想过,心术不正之人会将魔爪伸向本国孩子呢?”
路知澜顺着许砚宁的话道:“所以你的意思是,取消这条律法?”
“不是取消,而是同存。”许砚宁看向叶和中,见叶和中的面色沉了下来,面具下的嘴角勾起,很是愉悦。
“加大领养管理,无论是否本国子民,一视同仁,领养人必须家境殷实,品行端正,无恶疾无不良嗜好。”
“且应遵循被领养者意愿,双方同意才可在府衙内登记,且一年内双方皆可有缘由地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