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各个乡镇建立起这种稳定、规范、商品丰富的初级市场,这本身就是一笔极其可观且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
“另外,关于你担心的大规模养殖投资大的问题,”顾方远话锋一转,提出了解决方案,“一个人本钱不够,那就十个人、一百个人联合起来呢?
改革开放才过去多久,难道‘集体产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我们就已经完全忘记怎么玩了吗?
完全可以由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入股,成立专业化的养殖合作社或者农业开发公司嘛!”
肖文斌越听眼睛越亮,仿佛堵塞的思路被彻底打通!
他本身就不是笨人。
只是过去一段时间,龙港镇在顾方远带动下的发展轨迹太过耀眼和成功,使得他总是不自觉地想着去模仿和复制顾氏工业化的道路。
从而忽略了很多本土原有的、同样充满潜力的营收,这才导致了“灯下黑”。
此刻随着顾方远一层层地将他点醒,无数灵感瞬间在他脑海中迸发出来,思路变得异常清晰。
“我懂了!我懂了!”他激动地一拍大腿,“除了集资兴办规模化的养殖场、种植基地,我们还可以集中力量,打造几个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搞深加工!
比如龙港镇的罐头厂就可以和周边乡镇的果园、养殖场对接!还迎…”
他迫不及待地将心中瞬间涌出的想法一股脑地了出来,越越兴奋。
两人就支江区未来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深入地聊了整整一。
从农业产业化谈到市场建设,从集体经济模式谈到品牌打造,思路越来越开阔....
第二。
精神振奋却又顶着黑眼圈的肖文斌,立刻提议并主持召开了区政府临时常务会议。
随着会议的结束。
一项项旨在夯实基础、激发内生活力的政令开始陆续下达。
首先是堪称“血脉工程”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由龙港镇水泥厂全力配合,优先保障区政府的订单。
第一步规划就是:全区五个街道、十个乡镇的主要连接道路,全部升级为水泥路面!
其中主干道按照双向四车道的高标准建设,并实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
光是这一项超级工程,就几乎瞬间抽干了区财政账面上所有的资金!
为了强力推动这个关乎长远发展的项目落地。
肖文斌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魄力和决心。
他顶住了各个部门关于“资金紧张”、“步子太大”的抱怨和压力,咬着牙坚持施校
第二步,大力推邪村办集体养殖场”模式。
由村民自愿投资入股,村委会负责统一管理和运营,成立股份制的养殖公司。
为了确保公正透明,取信于民。
肖文斌特别规定,每一个养殖场的所有大开销、采购明细、销售账目,都必须定期、详细地公布在村务公开栏上,方便每一位投资的村民随时查看和监督。
政策推行之初,大多数村民持观望态度,投资的兴趣并不高,投入的也多是些零散钱。
但随着几家试点村办的养殖场成功建立并见到了初步效益,一些有脑子、眼光活络的人终于反应过来。
开始争先恐后地追加投资,甚至出现了托关系想多占股份的情况。
很快....
各村的集体养殖场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规模从到大。
民间资本的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甚至还自发涌现出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型养殖场和特色养殖户,形成了“大协同”的发展势头。
当然……
快速的扩张也伴随着问题的出现。
养殖业公认的四大风险:疾病防控、市场波动、环保压力、技术管理,开始逐一显现苗头。
为了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肖文斌几乎是身先士卒。
他特意协调了区里的畜牧站技术员,几乎每半个月就会亲自带队,下乡巡查一遍各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
重点检查防疫措施是否到位,环境卫生是否达标,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要求整改,毫不留情。
市场波动的风险.....
因为产业发展时间尚短,暂时还不明显。
但一些常跑市场、消息灵通的养殖户已经敏锐地发现,由于鸡蛋供应量开始增加,本地的鸡蛋价格出现了幅度的下跌趋势。
对于环保压力和技术管理这两个短板.....
肖文斌没有闭门造车。
他放下区长的架子,亲自带着农业口的干部,专程前往江北区。
向早已成名的大型养殖场老板赵佑登门请教。
赵佑这两年靠着规模化、科学化的养殖赚了不少钱,眼界也开阔了。
他听支江区正在大力推广养殖业后,不但没有因为潜在的“同行竞争”而生气,反而对肖文斌的务实作风大为赞赏。
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教训。
并且在了解到,支江区养殖规模扩大,必然产生的畜禽粪便处理难题时。
大手一挥。
当即决定顺势在支江区投资建设一家现代化的有机化肥厂,专门处理畜禽粪便,变废为宝!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肖文斌喜出望外!
他终于亲身感受到了顾方远所的“衍生行业”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福利!
这不再是图纸上的规划,而是活生生的投资落地。
之前是求着别人来建厂,现在只要基础条件满足了,产业链配套的需求出现了,甚至不需要自己开口,相关的企业就愿意主动过来投资布局。
坐在回程的车上。
肖文斌看着窗外蓬勃发展的乡村景象,心中顾方远越发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一边,顾家和他的产业帝国也同样没有闲着。
随着春节的喜庆气氛逐渐散去.....
上海望亭发电厂派出的专业技术团队如期抵达了岗村。
在他们的现场指导和协助下,工人们开始心翼翼地拆卸那套原本由三菱集团制造、如今却已归属顾氏的发电机组,为更换新设备做准备。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