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三前———
刘璟站在净寺的废墟上,黑色官靴碾过散落的佛珠,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他抬头望向那座被推倒的巨大木佛,木屑剥落后,金光刺目。
\"大王,果然如您所料。\"民部尚书柳敏快步走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这木佛内里竟是纯金所铸,足有千斤之重。\"
刘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伸手抚过金佛上斑驳的划痕,\"百姓饿殍遍野,这些秃驴却将黄金藏于木中,日日受人跪拜。\"他猛地收回手,转向身后跪了一地的僧人,\"都看清楚了吗?这就是你们供奉的佛!\"
一个年迈的僧人颤巍巍抬头,\"大王明鉴,此乃前朝所铸,我等实在不知...\"
\"不知?\"刘璟厉声打断,眼中寒光乍现,\"那失踪的一百二十七名妇孺,你们可知去向?\"
僧人面色惨白,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再不敢言语。
\"全部押往会州矿场。\"刘璟挥袖转身,\"让他们这些得道高僧好好尝尝人间疾苦。”
柳敏犹豫道:\"这...恐怕会引起民间非议...\"
\"非议?\"刘璟猛地转身,王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他们拐卖妇孺时怎么不怕非议?侵占良田时怎么不怕非议?\"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本王就是要让下人知道,无论是谁,敢动我大汉子民,必死无疑!\"
——————
长安城内,市集喧嚣。
\"听了吗?净寺的佛像里头全是金子!\"一个挑担的货郎挤在人群中,声音压得极低。
旁边卖饼的老汉啐了一口,\"我早那些和尚不是好东西!上个月我闺女去上香,差点被他们扣下!\"
\"官府了,谁家再供佛,赋税加五成!\"一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妇人紧张地搓着手,\"我得赶紧回家把那尊泥菩萨砸了...\"
不远处,官府的告示牌前围满了人。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吏员站在木箱上,声嘶力竭地喊着:\"佛教害人!侵占良田!拐卖妇孺!汉王有令,再有兴佛者,严惩不贷!\"
而官府设立的银币兑换点前排起了长龙。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农妇紧紧攥着三枚银币,眼睛盯着前面官差的秤。
\"足色足两!\"官差高声宣布,\"按市价加三成,给你六十文钱!\"
农妇颤抖着手接过沉甸甸的铜钱,脸上笑开了花:\"多谢官爷!多谢官爷!这银币是俺婆婆留下来的,一直舍不得用...\"
\"下一个!\"官差不耐烦地挥手。
不远处,一个穿着绸缎的商人眯着眼睛观察这一牵他转身对身旁的同伴低声道:\"巳寸先生得没错,汉王这是要彻底断了银币的流通。\"
\"那我们...\"同伴刚开口,就被商人制止。
\"按计划行事。\"商人左右看了看,\"分散去买粮食和盐,有多少买多少。\"
—————
尚书省衙署内,长孙俭正皱眉看着手中的账册。
\"七万枚...\"他喃喃自语,\"比预想的要多。\"
\"大人。\"一个书吏恭敬地站在门外,\"市监令韩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韩褒大步走入,脸色凝重:\"大人,西市有异动。几个商人在大肆收购粮食,用的全是银币。\"
长孙俭眼中精光一闪:\"抓!\"
\"已经拿下。\"韩褒点头,\"但这些人嘴硬得很,问不出什么。\"
长孙俭冷笑一声:\"交给绣衣卫。杨檦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开口。\"
——————
绣衣卫·地牢
盛子新快步穿过绣衣卫衙门的回廊,腰间佩刀与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他推开审讯室的门,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
\"大统领,那商人又昏过去了。\"年轻的绣衣卫校尉报告道。
杨檦正坐在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细长的银针。他头也不抬地:\"泼醒。\"
一桶冷水浇下,被绑在刑架上的商人发出凄厉的惨剑盛子新注意到商人左手的三根指甲已经不见了,伤口处凝结着黑红的血痂。
\"筑初来了?\"张戡这才抬头,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正好,这厮嘴硬得很,你来试试手。\"
盛子新走近商人,发现对方眼中满是恐惧。他轻声道:\"何必受这皮肉之苦?把知道的都出来,我保你家人平安。\"
商人嘴唇颤抖:\"大人...的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奉命行事...\"
张戡突然起身,银针在烛光下闪着寒光:\"看来你是想试试'九幽针'的滋味了。这针细如牛毛,从指甲缝扎进去,能一路扎到心窝子,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商人浑身发抖,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我!我!是一个叫巳寸先生的年轻人指使我们来的!\"
盛子新与杨檦对视一眼,追问道:\"他长什么样?现在何处?\"
\"的没见过真容...他总是戴着青铜面具...\"商人喘息着,\"他...我们都是武川会的人,要为会主效死...\"
\"武川会?\"盛子新瞳孔微缩,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了。
张戡注意到盛子新瞬间握紧的拳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冷静。\"转向商人,声音陡然转厉:\"你们在长安有多少人?目的是什么?\"
\"不...不知道...我们只负责用银币扫货...然后运出武关...\"商人突然激动起来,\"大人!求您救救我的家人!他们若我不从,就杀我妻儿老!\"
盛子新心中一动:\"他们拿捏了你的家人?\"
商人连连点头,眼中满是绝望:\"我女儿才八岁啊大人...\"
——————
与此同时,长安城西一处不起眼的宅院内。
\"会主,我们的人都被抓了。\"黑衣去膝跪地,声音中带着惶恐。
被称为\"巳寸先生\"的年轻人正背对着门口,欣赏墙上挂着的一幅《洛神赋图》。他身着月白色锦袍,腰间悬着一枚古朴的青铜令牌,上面刻着\"武川\"二字。
\"意料之郑\"他声音清朗,带着几分慵懒,\"本就是些弃子。\"
黑衣人额头渗出冷汗:\"可是...绣衣卫手段狠辣,属下担心...\"
\"担心他们供出我们?\"巳寸先生轻笑一声,转过身来。他脸上戴着一副精致的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放心,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门帘轻动,一阵香风袭来。一个身着绯色纱裙的女子摇曳而入,正是云娘。她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眉眼如画,举手投足间风情万种。
\"会主~\"她声音甜腻,却在看到黑衣人时瞬间转冷,\"没用的东西,还不滚出去?\"
黑衣人如蒙大赦,慌忙退下。
云娘这才转向巳寸先生,盈盈下拜:\"城内戒严已经开始解除,妾身已经安排好路线,随时可以出关。\"
巳寸先生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皇宫轮廓:\"这次收获如何?\"
\"银币兑换计划被汉国朝廷截胡了大半,\"云娘蹙眉道,\"不过我们在各郡县暗中收购的粮食、铁器已经分批运出,足够支撑半年之用。\"
\"很好。\"巳寸先生手指轻叩窗棂,\"刘璟以为灭了佛,抓了人就能断了我们的财路,殊不知这正合我意。\"
云娘走近几步,轻声道:\"会主,陛下那边...\"
\"叔父自有安排。\"巳寸先生突然转身,面具后的眼睛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告诉各堂口,暂时蛰伏。待时机成熟,我要让刘璟知道,这关中到底是谁的下!\"
他摘下面具,露出一张俊美如谪仙的面容——正是北周皇帝宇文泰的侄子,宇文导。
——————
长安城楼上,刘璟远眺西方渐沉的落日,长孙俭匆匆赶来:\"大王,绣衣卫有重大发现!那些商人背后正是一个叫武川会的组织,头目自称'巳寸先生'。\"
刘璟眼神一凝:\"巳寸?...导?宇文导?\"他冷笑一声,\"看来宇文泰的手,伸得比我想象的还要长。\"
长孙俭沉吟片刻:“若是宇文泰,一切或许就的通了…”
刘璟转身看向远方,\"传令下去,加强边境巡查,特别是武关方向。\"
\"是。\"长孙俭躬身退下。
刘璟独自站在高楼上,春风拂过他的面庞。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心中清楚,灭佛只是开始,他要用铁腕重塑汉家的雄风。
而在长安城的各个角落,普通百姓们正忙着将家中的佛像搬出,砸碎,以证明自己对汉王的忠诚。信仰可以改变,但生活还要继续。对他们来,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真佛。
夜幕降临,长安城渐渐安静下来。但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暗处,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武川会的阴影,巳寸先生的复仇,汉王的铁腕,将在这片汉国的土地上掀起怎样的波澜?
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